1107.悠悠岁月(124)三合一

敛财人生[综]. 林木儿 9976 字 9个月前

干嘛只穿运动鞋?

上大学了,我们可以穿高跟鞋了。

清宁这个头基本是告别高跟鞋了,因此她特别热衷给清平买高跟鞋。

坡底的,厚底的,单根的,买了好几双,“我送你……”

回来碰到等在楼下的徐强,他问清平:“买什么了?还说今儿接你去买。”

清宁嘿嘿笑:就是要把你的活都给干了。

在楼下说了几句话,徐强跟清平约了出去的时间,就叫三个人上去了。

清远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事似的,嗷嗷怪叫。

在外面逛的时间长了,一进门三人都愣住了。

林玉叶带着萧萧正坐在沙发上,母女俩还都抹着眼泪的样子,玄关处放着几个皮箱子。姐弟三个对视一眼:这是要遭,人直接给送来了。

林雨桐神情淡淡的,见三个孩子回来了,才露出点笑意:“吃了饭回来的?”

“吃了。”三人这么答,然后又跟林玉叶打招呼。

林雨桐打发三人上楼:“买了不少东西,上去归置吧。”

林玉叶就说:“你跟大姐好命,几个孩子都是好的。不像是我这边,碰上了这个孽障!”说着,狠狠的打在萧萧的背上。

林雨桐皱眉:“打孩子做什么?年纪还小,慢慢教就是了。”

“我也想放在身边慢慢教,可家里还有一摊子……”林玉叶拉着林雨桐的手,“二姐,我先把孩子放这儿,一个月就行……”

一天我也不愿意,你都管不住,我这一个堂姨妈,管的住吗?“主要是我比较忙……家里的保姆过几天就到了……跟孩子我也是早晚都未必见的上……叫我管孩子……”

正说着呢,电话响了,接起来林雨桐的眉头就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那边是林大娘的声音,“桐啊,我是你娘。”

“娘,身体还好?”林雨桐靠在沙发上,“听说大哥要搬到京城住了,您老跟来咱就能经常见面了。”

“是呢。”林大娘握着电话,“这边我也没啥牵挂的了。你大哥大嫂也都孝顺。你二哥那边小军连孩子都有了,我也没啥可操心的了。就是玉叶这个孽障,日子过的乱七八糟的。幸好你大哥给萧萧安排了工作,这有一个孩子出息了,一家子也就拉拔出来了。你看你大哥,要是没你大哥,咱这一家子看怎么着,是不是?等萧萧站住脚跟了,找个能干的女婿,玉叶有这样的闺女女婿拉拔,以后也能到城里来。你大哥的意思呢,是赶在入冬,我们就到京城了。这段时间叫萧萧住你那边,你看着我放心,你教育孩子我也放心。娘年纪这么大了,也没求过你啥,帮娘这一回。等娘到京城了,萧萧你给我送过来,我亲自教。”

倚老卖老,当娘的都‘求’了,你还能说啥。

刚才林玉叶还说一个月呢,然后这位娘直接说入冬。现在还正是暑天呢。

林雨桐就说:“主要是考虑离孩子上班的地方太远了。要不这么着您看行吗?我给孩子在医院边上租个房子,租上半年的……”

话没说话,电话那头就哭起来了:“桐啊……萧萧出了这事,她妈跟我都是不敢叫她一个人在外面住……娘到了这岁数了,还能活几天,就这一个孽障放心不下……”

林雨桐无话可说了,老太太有点心肌梗塞,她怕再推辞叫老太太哭出个好歹来。

不住都不行了。

然后萧萧就留下了,林玉叶走了。

在楼上客厅里看电视的三个看见萧萧上来,都吓了一跳。

这住哪啊?

书房肯定得用的,不能占用书房。但不管是清宁还是清平,都不愿意跟萧萧住。

清宁拉清平一把:“跟以前一样,咱俩睡。”客房腾出来吧。

于是归置好的东西又得重新装起来,放清宁的衣帽间。

清平坚持要睡清宁那边的沙发,林雨桐就说:“要不添置一张床?”

“不用!”清平指了指外面:“她不会常住吧?”

清宁赶紧道:“那我得疯了。咋叫她住进来了呢?”

林雨桐也没瞒俩姑娘:“……上班没几天,认识了个实习医生,然后怀孕了,结果人家那个小伙子不认账……人家那边的关系大概比较硬,说这边再闹,就开除一个……开除的肯定不会是人家……两人闹掰了,萧萧这是刚做完人流,她妈过来就是处理这事的……医院那边呢?也不是住不成,肯定是跟有些同事处不来,没法住了。”

清宁目瞪口呆:“她才上班几个月?三四个月吧。”

然后就跟人家这样那样,连孩子都鼓捣出来了。

林雨桐点头:“住到你大舅搬到京城。”

清平奇怪:“啥都是我大舅操办的,怎么这回的事我大舅没出声呢。”

“你大舅妈闹着离婚呢。”林雨桐帮着俩孩子收拾东西,“花出去的钱成山成海的,你舅妈能舒服吗?”

清宁就说:“我舅妈要是不愿意叫萧萧住她们家怎么办?”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

“那你大姥姥住哪,她就住哪去。”林雨桐就说,“两三个月,是极限了。”

住进来了,林雨桐就不能说对人家孩子不好。

四爷回来的时候听说了,就说:“零用钱也算这个孩子一份。”

古时候借住亲戚家的人多了,为了不失礼,这份例银子从来不短的。如今没份例银子那一说,但两口子每月都是会给孩子零用钱的,跟他们自己赚多少无关。

清远是初中,一周一百,差不多一月就是四百块钱。

清宁要在学校吃饭,她一个月是八百。

四爷对金家的孩子又不一样,晚上吃饭的时候给了清平三千,“出去买衣服,姑娘家就该穿的漂亮。”然后又拿了崭新的手机递过去,“手机卡都办好了,费用不用你管,只管拿去用。”

“我用清宁那个旧的就行。”用旧的都觉得不好意思,一个都好几百呢。然后咋能要这么贵的呢。

林雨桐给塞过去:“别犟着,我跟你四叔跟你是外人吗?”

清平嘴角动动:“等我以后挣钱了,也四叔和姨买最好的……”

孩子有这个心就好。

林雨桐又递了五百块钱给萧萧,“这是你的零用钱。离单位远,赶不及的时候打车去。”

萧萧就抬头问:“我清宁姐的车……开学后她要是不开我能开吗?”

清宁的爱不是谁都叫碰的。

严格、徐强、江水这些人开没问题,但不相熟的谁想碰,门都没有。辅导员想借,都没借给,就怕那二把刀把车给撞了。她宁愿当苦力当了一来回的司机,也不借给别人。

今儿才来,就打爱车的主意,滚起!

她的脸呱嗒一下落下来了:“我们学校大,开学我就打四了,保研的名额已经下来了,我在外面跑的时候多些。车肯定开去学校的。”

萧萧就低着头不说话了,饭桌上从头到尾都不言语,吃完放下筷子把桌上的钱一拿,就咚咚咚的上楼了。

这是不高兴了。

清宁‘啪’一下放下筷子:凭啥给自己撂脸子?哪根葱啊?

四爷摸了摸闺女的头:“爸给你大舅打个电话去。”

在自家叫自家闺女受委屈?凭什么。

本来就不爽气,结果姐俩第二天起来出门,清宁是想去公司,清平是跟徐强约好的。

两人从单元楼里出来,就看见徐强的车了,结果更不爽气的事给碰上了。

徐强的车边,站着个姑娘,黑色的吊带露着肩膀胳膊紧紧的裹在身上,下身穿着紧身的牛仔短裙,脚上一双特别简约的黑色高跟凉鞋,跟儿又细又高,足有十厘米吧。然后弯腰爬在车窗上,半拉子屁股都能看见。

清平的脸瞬间变色,清宁正想着哪里来的狐狸精,结果走了两步就听见特别矫揉造作的声音:“……大哥……送我去吧……我们医院不远……你送我到地方咱们就是朋友了……以后有啥帮忙的,我一定尽力……”把‘帮忙’和‘尽力’两个词咬的特别重。

这穿着和行为已经够刺眼了,然而叫人更震惊的是:这声音明显是萧萧的。

悠悠岁月(124)

徐强专门回家,参考着帮清平选学校。

到这会子了,估算不了成绩,清平也比较光棍,数学和英语的分数倒是能估算出来,那其他几科的成绩就按照模拟成绩的来。把最好的最差的几次成绩摆在一起,然后尽量在这个分数线当中选学校。

然后选来选去,一本选了国家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第二专业选的是考古学以及博物馆学。

徐强就说这第二个专业:“前年好像才恢复招生,现在还没有毕业的。就业形势不明朗。但好在专业不热门,许是有机会也不一定。”

反正对一本院校没什么想法,选的话也尽量选一些看起来应该不是很多人竞争的专业。

倒是对二本学校,好好的查了一遍。

可结果还真是意外的很,成绩出来了,卡着线被国家民族大学录取了。

专业也确实不是第一专业,而是考古学以及博物馆学。

老二两口子高兴的什么似的,不管怎么着,算是考上一本大学了嘛。别管什么专业,这种专业一听大概也就明白,将来毕业了去博物馆之类的地方上班。

这还不好吗?

太好了!

清闲又轻松。

至于说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事是别人家孩子该担心的,至于说清平,压根就不需要了。就不信她四叔和她亲姨给孩子安置不了工作。

回镇上,摆喜宴。

金家又出了一个大学生。

结果到了回了镇上一进自家的巷子,才发现摆满了桌椅,刘家也正在办喜宴。

刘燕儿也考上国家民族大学,是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机专业,算是这几年大火的专业。燕儿是理科生,这高考成绩跟清平是不能放在一起对比的。

但考上同一所大学,这专业叫大家听起来,就高下立见了。

忍冬很得意啊,高声跟人家说:“肯定是好大学……咱们不懂好大学还是不好的大学,就去找清平的老师,把清平报考的学校抄了一份,回来另外选的专业。清平那边有她四叔帮着选学校,那能差了。她那是文科生,学出来也就那样了。理科生嘛,又是这么好的大学,那毕业了工作不用愁。咱又不是那家里有关系门路的人家,随便考个啥专业都能混一碗饭吃。我们家燕儿不靠自己也不行。跟别人家是不能比的。”

把英子和老二气的不行。

挺高兴个事吧,搅和的人里怪恶心。

老三回来就说:“办!咱们得大张旗鼓的办。别管我们有门路没门路,这高考我们总是凭真本事考上的吧,至于工作的事,那谁说得清呢,是不是?就算自家找门路,那也是我们有门路可找,管得着吗?不服气也得忍着。都什么人啊!”

李仙儿没来,老大倒是来了,还是那么一副强调说清平:“……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的好的,都去学理科了。学不上去的,都去文科混日子去了。说是考上大学了,你说你学那专业出来能干啥?全国才有多少个博物馆,到时候还不是得麻烦你四叔。人家还不一定看的上看不上你。那时候要是考个中专,早出来工作了。要不也学学人家刘燕儿,你看人家学的啥,计算机!人家那出来都是高科技人才,你就整天拾掇拾掇破罐子烂瓦,不小心弄坏了弄丢了,把你卖了都赔不起。还得连累您四叔。这大学还得花那么些钱,也不知道上啥意思。”说着,就十分炫耀的道:“你大伯娘她七叔家的闺女,今年也高考,人家就考上咱们市的师范学院了,你看看人家……”

清平一脸的懵,你说我一国家民族大学的,比不上一地市的师范学院。他说的这师院,她听过,知道的还挺多。那雪梨不就是考上这个学校,之前是师专嘛,去年才升格为二本院校的。清丰之前还在那边当了一学期的保安,就是那个学校。

她实在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可比性。

本来因为刘燕儿照着她的志愿表填志愿的事心里犯膈应,谁都知道自己不如人家刘燕儿。结果自家人把自己说的更不堪。

她当时就恼了,怼道:“大伯还跟我大伯娘的娘家有来往呢。”之前撵那老两口出去,那两老口差点吊死在他家门前的事,他是不是忘了。谁不知道谁家啊?都翻脸了,还好意思拿老丈人家压人,什么毛病!

金满城脸蹭一下就红了,塞了二十块钱过去:“清宁当时考的还是状元,我给了五十。你就考个这成绩,把这二十块钱拿着吧。”

我稀罕!?

清平扭身就走,谁爱要要去。

回到房间气的直抹眼泪,都什么长辈啊。

外面还有需要亲戚等着敬酒,她也不好在里面呆。哭过了也不能叫人看出来。收拾好了,才带着笑出去,跟在父母后面开始给过来道喜的亲戚朋友敬酒。宴席就摆在巷子里,热闹的很。

这个夸那个夸的,都说金大婶有福气,养了俩孙女,俩孙女都争气。

不管真高兴假高兴,这种日子肯定都说的是好话。

高朋满座,猛地就听见李仙儿的声音。

李仙儿在跟来帮忙的忍冬说话:“……你家燕儿能干,以后就等着享福了……我们家的孩子不行,屁也不顶,学的那啥狗屁专业……听说是卡着分数线过的……不能跟你们家比……”

忍冬也大声说话,笑的哈哈的,声音特别响亮:“……我们家孩子能干……可到底不比你们家路子深……别管学啥都能有好工作……我们家还得得靠自己的本事……”

“那你愁啥?”李仙儿马上接话:“学的是高科技还愁没饭吃……不定多少单位求着要呢……”

清平气的直发抖,姚思云就站起来拉着清平,拍了拍她,然后参与那边的话题:“学的什么高科技啊?”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李仙儿来劲:“计算机……”

“这个啊!”姚思云露出那种了然又不怎么往心上放的表情来,“……三年前清宁就自己开了个软件公司,员工都是她在青华的学长学姐,如今也做的有声有色的。听说去年赚了两千多万……也别说有门路没门路的话,燕儿跟清宁还是同学呢,她的条件哪怕比不上青华的,想来有面子在,真去她的公司,她也能接纳……”

李仙儿的脸蹭一下就红了,梗着脖子想骂一声神经病,但扭脸看着老三铁青的脸,到底没敢说,起身出厨房,帮忙去了。

然后大家就开始说清宁出息啊,上了好的大学就是不一样啊。一年能挣那么多了。

忍冬在厨房就说:“咱也不跟清宁比,将来我们家燕儿一年能挣两百万,我就知足。”

李仙儿就应和:“是!比那些拿死工资的强。”

然后又一块嘀嘀咕咕的,说姚思云。脑子有病啊,不正常啊,反正说闲话嘛,信口开河有啥说啥。

忙完了,清平给清宁打电话,就说这事:“……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世上咋会有这种人呢。别人家再好,他不羡慕不嫉妒,拍马屁溜须说好话,没有他们干不来的。可轮到自家人身上了,就一万个不服气,非得捧着别人踩自家人……”跟三婶比起来,到底谁的脑子有病。

清宁说清平:“干嘛不拿他的二十块钱,他家花了咱多少钱了,收回来一个算一个……你管她是怎么想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随口就扔过这个话题,“通知书到了,你就赶紧来呗。徐强不是还在吗?你跟着他直接就来了,我去接你们呗。开学前还能在京城玩段时间。”说着又想起什么,就道:“你说你们还挺有缘分的,你跟刘燕儿考一块了,你猜谁还跟你们是一个学校?”

清平皱眉:“高洁?”很容易猜出来。

清宁‘嗯’了一声:“我替徐强看摊子,过去见着韩超了。韩超说高洁考上国家民族大学的舞蹈学院舞蹈钢琴伴奏专业……”

还有这种专业吗?真没听过。

清平长叹一声,这哪里是什么缘分,明显就是孽缘嘛。

鉴于在家里比较糟心,清平等到录取通知书来了,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完,就跟徐强去京城。

大人以为是做火车走的,其实出了门就上了清辉的车,清辉把两人直接送到机场。下车的时候,清辉拉着清平低声道:“姐,别太实诚,小心着……”他隐晦的指了指徐强,“别吃亏啊。”

清平不知道他知道多少,拍了他一下,“赶紧回去,别在外面晃荡,路上小心些。”

坐飞机她还是第一次,反正上了飞机吃了一顿不要钱的饭,然后喝了两杯免费的果汁之后,就到地方了。

清宁在机场接人,一看这大包小包的行李,就笑:“我该把清远那小子带上的……”

清平左右看看:“严格又没放假?”

“不是!”清宁脸上的笑收了收:“南边抗洪呢。本来是下部队实习去了,结果部队有抗洪任务,也就是出发前给我打了个电话,如今人在哪都不知道。一个月没消息了。”

每次看到电视上的画面,心就不由的揪起来。

在机场不是谈这个的地方,清宁帮着拿了点东西,“车在外面,这就走吧。”

京城对清平来说还是个特别陌生的地方,来倒是来过,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一路上,徐强跟清宁就跟清平说这是哪哪哪,从你们学校做哪路车能过来大概有多长时间这些话题。

等到了金家,徐强帮着把东西放上去,却没多留,跟清平说:“如今见面容易了,改天再过来。”

有清宁在,清平不好说什么,挥挥手叫他忙他的去。

家里就姐俩,大人去上班了,清平就问:“清远呢?”

清远开学就初三了,要不了几天就得提前去学校补课了。不抓紧玩能行吗?

“说是买参考书去了,谁知道几点回来?”清宁带她上楼,“房间都收拾好了,暂时别想着搬到那你那边去住,我爸我妈肯定不答应。”

林雨桐和四爷回来的时候,饭菜都做好了,清平做的。

包的饺子,好几种馅的。豆角鸡蛋的、茴香大肉的,清宁却最喜欢青椒的。

辣的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