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里,没有不怕她的。这才能顶门立户不是?
跟自家那大儿媳妇可不一样,那就是个只会窝里横的。
于是看在林雨桐的身上眼神就越发诡异了。脸蛋直接忽略,看完身板子就盯着屁股看。心里美啊:这一瞧就好生养。好生养不说,你瞧那屁股腚子跟大腿,一瞧就有劲。这娶回家不亏,跟个骡马驹子似的。能扛活能生儿育女的。
这表情太像人贩子。林雨桐都以为这是要把自己称斤轮两给卖了。
“那什么……”林雨桐被瞧的发瘆,指了指外面,给了四爷一个眼色,“赶紧吃吧,一会子收拾屋顶。我先回了。”
“急什么啊?”李月芬去拉林雨桐:“婶子还想跟你说句话呢?”
林雨桐能叫她拽住,跟着泥鳅似的溜了,“得闲了再说,您先忙着。”
留下李月芬只对着四爷笑:“我就说我们家老四最聪明……买破院子是假,瞧上人家闺女是真吧?”
这话说的:“算是……算是吧。”
李月芬越发欢喜,自家这老四就是比旁人有成算。别人家当长工,那就是当长工。可自家老四当长工,看着老实吧,其实这心眼子一个也不少。
放羊,天天能弄回来半斤羊毛。这天长日久的下来,一年到头一百多斤呢。拿到城里,都不用清洗,有的是人稀罕要。他爹的药钱,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那种地,给老钱家把地种了,愣是能偷摸留够给自家的种地的种子,还不带叫钱老金发现的。
年年夏收秋收,哪天不偷摸的往家里送十几斤粮食来。
反正是凑凑活活,偷偷摸摸的,自己跟自家老头子这些年其实全是老四养着呢。不过是这孩子给人家当长工,这事说出去好说不好听。家里从来没在外头宣扬过。
这会子在这房子里看了看,“房顶要是一收拾,比咱家的那房子都要好点。挺好的。好歹有个窝。那虎妞娘瞧着就挺好的。你的眼头比你哥准。”说着,就把饭和菜都往儿子身边推,“这事可得抓紧了,知道没?这林家啊,别看是俩女人当家,其实啊,人家那日子殷实着呢。那林家的老爷子,当年是城里的金匠。听人家说,光是给人家洗金银首饰,一年就不少赚。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你想啊,人家那日子,就林百川一个儿子。还有钱给儿子买了个大了四五岁的童养媳回来。后来,更是供养儿子读书。那林百川当年都有俩孩子了,还念书着呢。你想想,人家的家道得多厚实。这也就是林百川当年上学闹□□,被抓紧局子了。后来就没了音讯。那时候,林老婆子跟那个秋云,带着俩小子,一个一岁多点,一个百日都没过。那秋云肚子里还揣了个,就是虎妞。当家的俩男人,一个死了,一个不见了。俩女人带三孩子,你瞧人家把日子过的?别看过的跟一般人家差不多,我跟你说儿子,人家林家的家底八成是都没动呢。为啥作的谁瞧见都可怜啊?还不是这兵荒马乱的,俩女人怕守不住财啊。你看这十六七年下来,孩子都拉拔大了。不管啥年景,咋林家的日子都这样呢?不好不坏的。娘跟你说,这里面的猫腻大了去了。瞧上林家的闺女,这就对了。住的离林家近便,这就更对了。那婆媳俩疼虎妞,你将来嘴甜些,吃不了亏。”
说的像是已经把人家的闺女给娶进家门了。
李月芬说着,就从怀里往出掏个帕子,把帕子打开,里面是一对银耳环,一个银戒指。老银的!都发黑了。“这个你收着,将来当聘礼。搁在家里,你那嫂子整天跟猫惦记着咸鱼似的。这些年再难都没当了,就是留着给你娶媳妇的。”
把四爷说的难受的不行,反倒把林雨桐偷摸的塞给他的几个银元拿出来一个递过去,“您拿回去给我爹抓药吧。这些都不要,我自己有。有手有脚的我还赚不来了?”
弄的李月芬回去就又跟金大山哭了一鼻子:“……老三是个老实头,娶个媳妇又是个没能为的。就这,你那好儿媳妇还想着叫咱出去跟老四过呢。啊呸!你敢答应试试!”说着声音就大了起来,对着院子里抱厦大声骂道:“丧了良心的短命鬼。这是早想把我们这俩短命鬼给铲出门去了。趁早死了这心思……这房子是我的,谁不想住,谁就给我滚出去自己搭窝去……”骂完了,又低声跟金大山道,“我跟你说,老三家的离了咱他这日子就过不下去。那败家娘们能把家给败完喽。老四那边你也别去拖累了……听见没?”
“听见了,听见了!”金大山又掏出旱烟袋,“到了我这份上,吃了是浪费,活着是累赘。”
李月芬哼了一声:“这会子说这话。你要是早知道这道理,找根绳子吊死了,我还过好日子去了呢。”
这话头说了十几年了,一点新意也没有。
叨叨了两声就不叨叨了,李月芬支棱着耳朵听外头,“咋还没动静呢?”
金大山将烟袋锅子在炕沿上磕的梆梆响:“啥动静啊?”
“没听见老三打他媳妇儿。”李月芬眼里闪过失望,嘴里骂了一句:“没囊没气!”说着又踢了金大山一脚,“跟你一样,个窝囊废。”骂完了又喊金老三:“……大白天的,不出去干活在家里下蛋呢?你兄弟要收拾屋顶子,我进门就说了几遍了,你倒是过去搭把手啊。没心没肺的玩意。”
金老三吭吭哧哧的出来,“那娘你给舀上半袋子粮食,总得叫老四能开火吧。”
李月芬朝外面瞧了一眼,院子里放了一个小铁锅,这锅是老三两口子屋子烧水的锅。
这还差不多。
她起身,从腰里摸出吊着的钥匙开了柜子拿了十几斤包谷面递过去,老三伸手接袋子,李月芬就看见他那手上,有一圈深深的牙印。显然,两口子为那口锅和这点粮食,偷摸的干了一仗了。
她叹了一声:“去吧!早去早回。对你兄弟好点,对你没坏处。你兄弟不是那不知道好赖的人。”
金老三应了一声,提着粮食,拿着锅,就往林家去了。
林家都忙着呢,给房子上重新续上一层的草,半年就都不要动了。
正忙着呢,林雨桐听到几声轻柔的叫声:“大原哥……大原哥……”
她就叫林大原,“有人找。”
林家门口站着个姑娘,红底白碎花的偏襟小夹袄,翠绿的裤子。手里拿着帕子搅啊搅的。大辫子垂在胸前胸前,红头绳把辫子稍缠的的一圈一圈的,瞧着鲜亮的不行。
至少在这小小的三林屯,是挺鲜亮的。
人长的又是那么一张瘦瘦的瓜子脸,大眼睛高鼻子薄嘴唇。
这是生的年代不对,这要是过上六七十年再看,一准能爆红网络。
可如今这年代,用常秋云的话说:“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吹口气都能吹倒。娶回来干啥来了?当菩萨供着!”说着,就打发林雨桐:“去,叫你大哥回来。”说着又说林雨桐:“你也是!虎不虎,缺心眼啊。她找你哥,你哥都不去,你搭啥话?”
得!又成了我的不是了。
林雨桐磨蹭过去,就听见躲在门口墙外的两人在说话。
这姑娘就是程美妮,她抽抽噎噎的,“大原哥,你啥时候给我家送聘礼去?你再不去,我爹就要把我订给别人家了……”
林大原靠着墙,脚不停的蹭着地:“那你爹要那么多的钱,我家哪里出的起嘛。”
“我都跟我爹说了,不要那么多……就十个银元,十个银元就行。”美妮拽着林大原的袖子,“大原哥,你就真舍得我嫁给别人。”
“……可我……我拿不出十个银元来啊。”林大原慢慢的抽出胳膊,“我家的日子穷,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你说我能不管我奶我娘,我弟我妹不?你爹要是能给你找个好人家,你就嫁吧。是我没本事……”
“你胡说!”程美妮一下子就哭出来了,“你就是不稀罕我了,就是不想娶我。我都听说了,钱家要娶虎妞,给你们家一百亩地呢。一百亩地一百个大洋也值,拿十个娶我都不行啊?”
“胡说啥呢!”林大原瞪眼,推了程美娘一把,“谁说我妹子要嫁到钱家去?你当我奶和我娘跟你奶你爹娘一样,是卖闺女的人?”
“谁家卖闺女了?”程美妮抹了一把眼泪,“你这话有没有良心。我爹娘养我这么大,要十个银元还多啊?我这么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卖给你们家一辈子,十个大洋你都不出……”
“我娘说了,我们家跟你们家不是一条道上的人。”林大原转身,“你……你以后别来找我了……”说着,扭身就往里走。
这一进去,就瞧见林雨桐。
他大手举起来拉着林雨桐就走:“以后不许偷听这些话,也别……跟着美妮学。听见没?叫我看见你找谁家的小子去,我打断你的腿!”
“你不是挺稀罕人家的吗?”林雨桐就故意小声问,“咱家有六个银元再添点老戒指老耳环的啥,指不定这婚事就能成了?娘不是说,你看见人家跟看见肉似的。”
“胡说!”林大原闹了个大红脸,“也不是只我一个人看见她就跟瞅见肉似的。那瞅着好看就得娶回家啊?娘也不同意啊!”
哦!说到底,小伙子就是荷尔蒙分泌旺盛,见了漂亮的姑娘忍不住多看两眼。恰好这姑娘又瞅中了他,小伙子虚荣了,只是没回绝而已。
至于说婚嫁,还是都听爹妈的。
这事过了没两天,突然就传出消息,程美妮跟钱思远定亲了,程家收了钱家两百亩地的地契,都过了户了。
程美妮的爹程东,专门跑到林家,“……一百亩地我们可不干,我们家妮儿长的又可人意。我就说了,一百亩地那是买小老婆呢,我们家闺女那是要明媒正娶的,两百亩一分地都不能少。结果钱家巴巴的就把地契送我家了。要么说……我们家妮儿,就是个少奶奶的命。命里带着福气,一般的小户人家穷命穷根的,还真配不上我家妮儿。”
说着,又喊四爷:“老四啊,我瞅着你干活还不错。怎么样,今年给我家扛活去?”
嘿!我说这样,怎么还真给嘚瑟上了呢?
四爷还没说话呢,外头来的李月芬就道:“叫我儿子上你家干活?我就怕你家给不起那份价钱。”
程东咧嘴:“我两百亩地的地主我给不起一长工的工钱?说吧,多少钱?”
“十个大洋!”李月芬就道:“给十个大洋,我给我家老三买个鲜亮的大姑娘回来生崽子!”
看热闹的哄然大笑,知道这是挤兑程家之前问林家要十个大洋的聘礼的事。听听,人家十块大洋就能买个小老婆回来。
把程东气的够呛,没显摆成,倒落了一身的笑话。
程东回去越想越生气,放出话了:“谁给咱家干一年,给一亩地当工钱。”
哎呦!去的人那可真多了去了。
结果地还没平整出一亩呢,半夜的一声枪响——变天了!
旧日光阴(2)
“干啥打孩子?”林老太一把把孙女拉到怀里,背过身就脊背挡住,“几口吃的,至于不至于。咱家妞儿瞧着虎,可啥时候真吃亏了?能不能问问孩子再动手?”
常秋云压着声音大喘气:“这死丫头,主意大着呢。今儿一天都没回来,结果晚上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出,再不打,她就能捅出天大的娄子来。”
林老太就摩挲孙女的脊背:“快跟你娘说,今儿干啥去了?看把你娘急的?”
林雨桐就一副虎了吧唧的样子:“有啥可担心的?这村里有几个干仗干的过我的?谁能欺负我?有啥可担心的嘛。”说着,就把兜里的钢笔拿出来,“这是金笔,是外国的名牌笔,拿到城里卖了,换几个大洋都行的。这可是钱思远给老四抵工钱的。老四不想回去看他嫂子的脸色,打算自己过了。娘你说,咱家边上的老房子,卖给他行不?再就是搭伙吃一年的饭……咱家吃啥他吃啥,这笔值这个价儿不?”
如今的大洋是什么价啊?
那就是有市无价。
常秋云看林雨桐:“你当人家老四傻啊?明显吃亏的事,人家肯干?”
林雨桐就斜眼看她:“那你说他明知道吃亏呢,他到底图啥?”
“这死丫头!”常秋云气的巴掌又扬起来了。
林老太就说:“行了行了!再叫外人听见?先吃饭!吃饭!”
小伙子们都在隔壁吃饭,林雨桐朝外看了一眼,说常秋云:“您别喊,我看他们去不去城里,要是去,我想跟着。这玩意不变成银元,您能放心?”
死丫崽子!
看着门帘被甩的啪啪啪的,常秋云指着门口对着林老太道:“都是您给惯的!”
嗯!就是我一个人惯的!
林老太难得的斜眼看儿媳妇:“再打孩子一下你给我试试?”
说着,就端了一碟子酱菜去了西屋,正好看见自家孙女正给那金家的老四扒拉凉拌的白菜呢。这玩意如今是稀罕菜,家里存在菜窖里都舍不得吃。自家那儿媳妇别看嘴上得得,但是这人际交往上从来没差过。来客人了,必然是不能小气的。
可这一盘子好菜被扒拉了半盘子出去,多难看啊!
老太太心里多打量了那金家的老四一眼,咦?以前咋没注意呢?这小子长的修眉俊眼,堂堂正正的,倒是一副好相貌。这往这儿一坐,这相还真不是个给人当长工的。瞧瞧,这几个小子都围着他说呢。
她把酱菜放边上,也不急着走,在一边捅弄炕边的土炉子,一边听他们说啥。
四爷一边吃桐桐给扒拉的白菜,一边就说:“咱明儿去,活还得干。这么着,咱也不要钱。叫咱们搬什么货,就拿什么货给咱付工钱。这货我给咱们想办法倒弄出来,换成粮食布匹油盐酱醋过日子能用的实在东西,你们看行不行?有一个算一份,晚上结账。只看你们信不信得过我?”
“信得过!”淳朴的庄稼汉子不是很会跟那些做生意的打交道。这拉活卖货,自然得要个能出头的人了。
老太太这心里就有数了,这老四看着老实,其实人家内里精明着呢。
都是靠力气吃饭的,偏他能靠着一张嘴吃饭。
小伙子们难得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的躺在炕计划明天的事呢。林雨桐躺下的时候就说:“娘,我明儿跟去。”
“你去干啥啊?”常秋云不放心,“那什么笔还给人家金老四,他回来给咱几个算几个……”
“娘啊。”林雨桐压低了声音,“这一个冬天,咱就在家闲着?我两哥哥可都该娶媳妇了,钱呢?赚一日,就不白吃一日。您这可不会过日子啊。这样,明儿起我管家了……”
“嗳……你个死丫崽子……你翻了天了你!”常秋云蹭一下坐起来,隔着林老太就要打闺女。
林老太伸出手一巴掌拍在常秋云的胳膊上:“说了,你再打孩子一下试试。当家咋的了?你当年还不是这么抻着脖子扯着嗓子的从我这个婆婆手里要管家权的?”
“娘!!”常秋云气的蹭蹭蹭的倒腾被子,“您就惯着她吧!”
“我只惯着她,没惯着你?”林老太咬牙,“没良心的!”
“还惯着我呢?”常秋云哼了一声,“你儿子可说我是你家的童养媳。”
“哎呦!又是这个话。”林老太翻身,“这话是百川说的,不是我说的。等他回来,你找他说去。我不给你们断官司。”说着又道:“妞儿想去转转就去转转。”
“嗯。”林雨桐赶紧道:“就去转转,半晌就回来。”
然后第二天早早的起来了,出门前背了个筐子,筐子里放了一把大砍柴刀叫常秋云看,“这下您放心了吧。”
哎呀!
知道林雨桐背着啥的小伙子都躲远了,这妞儿把那砍柴刀舞弄的,虎虎生风,这个村子里的人都知道。当年鬼子扫荡的时候她才多大,背着个砍柴刀真砍鬼子呢。虎着呢。
林大垚就稀罕自家妹子这样,“要不是当年她年纪小,人家游击队都想带着她走的。”
边上狗子就道:“悄声点,这还没打过来呢。再叫人听见……”
一伙子七八个人,走在路上一般人都得躲着。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是灵台火车站。
灵台火车其实是位于省城和县城之间的一个火车站。从省城到车站的距离,和从县城到省城的距离差不多。可偏偏的,铁路线不从县城过,因此每次的货物都得从灵台卸货,从这里将货物扩散到县城以及周边的其他县。
其实,货物的吞吐量,还是极大的。
来提货的,大多数是穿着长袍马褂。少数应该是管家掌柜之流的,看那些穿着绸缎的长衫长裤便是。
等着拉货的在农闲的时候尤其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为了挣口饭吃,那是人力的价儿降了又降的。钱不要,只要给口吃的就行。
在这地方想抢到生意,可是不容易。
里里外外的看了一圈,四爷就说:“走!这地方不行。”
你抢到生意也要不上价,这活不能干。
老碾子就道:“那去哪啊?如今这世道,哪里还有活啊?能挣口吃的就不错了。”
石头拉他:“别废话,有人出头就有人管事。你管那么多呢!”
这一路,就直接往县城走。
可这走到县城,只怕就中午了,还咋干活啊?
结果还真不是,路走了一半,就是坡路,先是几十米的上坡路,再是几十米的下坡路。别小看这几十米,路越是短,证明坡越是抖。
那些拉货的可都是店里的伙计,牛马骡子这样的牲口,哪里舍得干这苦力啊。如今雇佣一个人力比养一口牲口便宜的多了。干一天重活的骡马加一餐料,比管三个雇工一天饭还多。这账好算的很,谁用牲口啊?
就是人力,上吧!
可人干不动咋办?
那就换人!换能干的人!
所以啊,再苦再累,也得咬牙挣扎啊。一家人都等着这点口粮下锅呢。
东家为了省钱省事,一辆车怎么也得拉千斤上下,这重车拉了小半天了,累不累?恰好半路上有一坡,平常都是前面的等后面的车,后面的把车撂下,先帮着把前面的那辆车给推上去了,自己才下来,又等下一辆。
现在不用了,你们歇歇,有人帮你们拉上去,不管你拉的是啥,掏出来给点就行了。
那人家可不敢,这玩意都是人家东家的。要是少了,得自己补的。
四爷就把这人拉一边,“兄弟,都是没办法找饭辙的人,松松手的事。”他拍了拍车上的麻袋:“干啥动啥的心眼,都指着这玩意吃饭呢,我就不信你们不做手脚?”
暗地里动手脚是常有的事,大家都心照不宣。
就是那东家,也是不聋不哑不当家。只要不过分就行。
比如粮食,你说这抓两把塞衣服兜里,叫家里孩子半道上等着递过去带回家,到店里不也什么也查不出来吗?
完事了塞两把土进去掂一掂,啥都有了。
没看见这些拉车的,本来是一拨的人,为啥一个离着一个老远呢。
这不都是彼此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做贼的空间吗?
这人斜眼看四爷:“兄弟,你这是要砸咱们的饭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