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七夕船戏下

更让她妒忌的是,与重锦合作的是那个新来的韩离,琴声从他指尖流泻而出的时候,她被他的琴技和容貌所震撼了。自听说了韩离一掷千金的故事,她一双眼睛就没有离开过他。她见多了勋贵世家,像韩离这样大富之家却是第一次见,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她所不了解的神秘气质,与金陵的世家子弟是不一样的。

其实目不转睛盯着韩离的姑娘,远远不止重萱一个。这些人里面,也包括主位上的沈安姝。

击鼓传花第三轮,男女方接到花的人分别是邵斯云和重贞。

一人是才子,一人是才女,两人以诗相会。

以“银河”为题,重贞与邵斯云分别做了一首七律,重贞先做,得了满堂喝彩。邵斯云紧随,他的诗在诗意上颇有些延续重贞诗句的意思,二人吟罢,互相对视了一眼。重贞的脸在灯火的照映下,显得格外的娇美。

重锦呆呆地听着两人的诗,心里只有一个“服”字。尤其在看听着邵斯云吟诗时,她甚至捧着脸傻笑而不自知。她是有一点羡慕重贞的,羡慕她有这么好的才情,在邵斯云这样的大才子面前也丝毫不显得逊色。

不像自己,没什么才气,财气倒是有一些。

击鼓传花的游戏又玩了几轮,画舫便驶回了岸边,随着栖霞寺钟声的响起,男男女女们在秦淮河畔放了水灯,以祝愿祈祷,重锦也在其中。

远远望去,一条墨色的河缓缓流淌,其中各式水灯闪耀着光辉,如一条飘动的五色玉带。

放完水灯,重锦便悄悄远离了三家的姑娘们,隐入了人群。

上一辈子,邵斯云去了文德桥的方向,因为邵菡要吃糖葫芦。后来他们兄妹走散了,邵菡先回了沈家画舫停靠之处,而邵斯云却在秦淮河畔找了她好久。这是重锦跟他独处的好机会。

她并非想要跟他说些什么,在这样特殊的日子,只要能与他独处一会,随便说些什么话,她就很满足了。

文德桥乃是本朝所建之桥,因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子时,桥影可将河中明月分为两半,人立桥上,俯身可见桥下两个“半边月”的奇景,是为“文德分月”,故而被称“文德桥”。

重锦随着流动的人群来到桥头,果然见桥边有一卖糖葫芦的摊子,只是并未见到邵斯云和邵菡,也许是还没来。她决定先在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着,一旦他们出现,她就立刻跟随他们,直到邵斯云孤身一人。

那糖葫芦的摊子前围了不少人,鲜红圆润的糖葫芦一颗颗都裹着金黄色的糖浆,看起来很是香甜可口,她竟有些馋了。为了在跳舞时展现最好的身段,她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如今看到了吃的,只觉腹中饿得咕咕叫。

趁他们还没来,先买根糖葫芦吃,重锦这样想着,摸了摸腰间——没带钱。为了不影响跳舞,她之前把身上能卸下的东西都卸下了,眼下竟是半个铜钱也没有。她只好咽了咽口水。

重彦和韩离并未放水灯,他们二人与沈家两个兄弟天高海阔地谈了一会,重彦便有些耐不住寂寞了,非要拽着韩离去找重锦,说是带她一起去看烟火。可他们问了一圈姑娘,都说并未看见重锦。重彦有些担心重锦走丢了,便与韩离商量两人分头寻找,如果找到了就到燃放焰火之处集合。

文德桥旁几颗垂柳下,韩离乍见一身熟悉的衣裙时,重锦正在添她的嘴唇,她并没有看到人群中的他。他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看到了一串串诱人的糖葫芦。

她想吃?

“姑娘。”

这时正有一姑娘刚买了糖葫芦,拿在手里刚想要吃,便被韩离叫住了。那姑娘蓦地抬头,只见一个风度翩翩的男子正对着她笑,一张面容十分出众,霎时有脸红心跳。

“你……可是在叫我吗?”她有些羞涩,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