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区别对待(2)

卫家靠经商起家,本就不怎么注重读书,也多亏了卫家老夫人出身读书人家,嫁进来时,卫家给酌情置办了许多,可是卫宏儒卷着钱跑了的时候,拿着大部分值钱的书去当铺当掉了。卫家只剩下了一些《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的开蒙书籍。

卫老夫人识得几个字,还能够在家每天重复读上一些来交给他。

卫文彦骨子里还是个成年人,原本平日里就是玩手机看视频,很少有闲下来没事儿做的时候。自从来到了卫家,做了奶娃娃,他每天躺着,无所事事,听听大人们聊天就算是最大的消遣了。

好不容易能走了,就每日里锻炼锻炼,跳一跳,来当做是娱乐了。

自打卫老夫人开始给他读书以来,他觉得他最大的消遣手段终于找到了。

还躺在床上的时候,祖母和长姐就轮流读《三字经》给他的时候,他听得还挺起劲儿的。现代的小孩子,有几个从头到尾看过《三字经》的全文?也就是看着各类古装电视剧,才能说上两句“人之初,性本善”了。

就算是中文系毕业的卫文彦,也只是学习过《三字经》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一类的评价性意义,并没有真的去好好背诵过全文,更加无法说更好地区体会其中的真正意义。

卫文彦本就记忆力不错,再者每天就只用学那么些内容,又是较为粗浅的入门《三字经》,很快就能记下来。

日常闲来无事的时候,卫文彦就躺在那里,静静地去回想自己背诵过的句子,想想其中用到的典故。,也常常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

自从他能接下来长姐口中的《三字经》以后,卫家人便都在心里认定,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是个小神童,他就觉得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他不满周岁就会《三字经》的消息,不胫而走,街头巷尾家的女人们,都会夸他是个有潜力的奶娃娃,日后必定会在科举上有所成就的。

卫文彦自己知道,自己是个成年人的脑子,自然背东西学东西比抱在怀里不经人事的真娃娃学得快,背得快。可是,也只是赢在时间上,别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这些他们都会学会的。

读书,做学问,做官,靠得可不是记忆力,也不是自己现在这个比他人成熟的脑子,还是要看悟性。

有人年纪轻轻就悟出了大道理,做出了大学问,有的人七老八十也不见得明白。

卫文彦打心底里担心自己登高跌重,现在被誉为神通,过个几年就像方仲永一般,泯然众人了。

他能做的,就是再努努力,不仅为了一家子女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为了自己如今年纪轻轻就获得的“神通”称号。

他每日里,花更多的时间去想,去钻研,比如这首诗里为什么用这个字,那首诗里为何用那个。可是,很多问题,并不是自己肯想就想得通的。

卫家的女人们,也就卫老夫人识字,略通些文墨,李氏也就算是个睁眼瞎,英子和张婶儿更不必说。

卫文彦思来想去,也就只想到了隔壁的张家了。

他知道,远一些的地方祖母是断断不能让他去的,就连平时出卫府去东街上晃悠一趟,都是张婶儿和长姐珍哥儿两个人护着,更何况去拜访别人?

一般的男眷,是不会来卫家拜访的,毕竟一屋子女人寡妇,传了出去,对谁的名声都过不去。

所以,只能是自己,去拜访隔壁的张家张聪。

仗着张聪夫人同卫老夫人和李氏之间的关系,卫文彦想找个机会去张家玩儿,也显得容易了几分。

纵使卫文彦不喜欢那个霸道小花,为了搞明白一些事情,多少还是要去牺牲一下自己的美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