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都进厂打工,或是找门面做生意的时候,谁能想到,在村里承包土地,用来做绿色农场?
“种菜?种那么多的菜?”张继祖发愁道,“家里就这几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张扬笑道:“可以请人种。”
“请人种?种了卖给谁?”张继祖瞪大了双眼,“村里家家都种菜,谁会来你农场买?”
张扬知道家里人都不懂,干脆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爸,我们农场种的菜,可以卖到镇上、县里去,如果还有多的,可以远销到其它县市甚至运到省城去卖!”
“我觉得小叔的想法很好。”陈红梅首先支持,“城里人总要买菜吃吧?我们种的菜,就运到城里去卖!”
张扬道:“我可以和福田商场的陈老板打声招呼,和他们合作。这样就不愁销路了。”
“这可行吗?”张继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对这些新生事物,完全拿不定主意。
张军想的却是:“这要花不少钱吧?”
张扬点点头:“前期投入当然大了,承包土地,请人工,都需要钱,我计划,投资三十万左右,应该够了。另外,这是乡村企业,也是为了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找国家相关部门谈谈,看看能不能拿到优惠政策。”
张军惊讶的问道:“弟,你还有这么多的钱啊?”
“前期投入的资金,我来出,不过,以后就要靠你们去管理和经营,咱们这是做企业,是要赚钱的。”张扬笑道。
张继祖一边吸烟,一边说道:“扬扬,如果真有这么多钱,存在银行里,或者放利息钱,也可以赚钱了,没必要整得这么辛苦。”
“那不同,”张军在这方面的想法,还是比父亲更先进,“坐吃山空,放银行存着,能有几个利息钱?放外面的高利贷,又怕不安稳。我们想别人的利息,别人算计我们的本钱呢!”
陈红梅道:“对,钱只有活起来,才能生钱。我们都这么年轻,辛苦一点,可以把生活变得更加红火。”
“好吧,那就干!”张继祖掐灭了烟头,说道,“找村干部谈土地的事,我去做,军子,你和红梅一起,找村里人各户谈谈,一定要拿到土地的合同。扬扬,销路的事情,你去跑。”
钱多好办事,家里的新房子已经建好,大五向,每层差不多三百平米的空间。
三层半楼房,按照城市楼房的布局,每层楼设计成五房两厅一厨双卫,另外还带有一间农村必不可少的堂屋。
车库设在院落里,加盖了顶棚,一排可停五辆车。
厕所采用的是卫生间形式,在屋外土地下挖了化粪池。
全屋采用地下水供水,利用电泵,把地下井里的水,抽到屋顶的水塔里,再布施水管往楼层引流。
这样的设计,在农村绝对算得上超前。
前庭后院,高高的围墙,庭植花树,院种果树,后院还挖了个池塘,可养鱼,可游泳,可垂钓。
全部加起来,再加上全屋的电器和家具,也只用了堪堪二十万。
这样的家产,放到十几年后置办,起码要花到两百万左右。
大半年来,张家人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这幢新屋的建造上。
让张扬欣慰的是,嫂嫂陈红梅,任劳任怨,为这个家操劳,下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建房时挑灰浆、搬砖等粗活,她一个年轻妇女,也是一把好手,赢得了家里人的交口称赞。
张家砌新屋,村里不少人都很眼红,但看到张家财大气粗,他们也无可奈何。
张扬建议父亲,请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来家里做事,工资按时价结算,此举赢得了不少人的拥护。
隔壁张愣子家,几次找借口来张家吵架,想阻止张家砌新屋,但都被张家人顶了回去,现在的张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张愣子家哪里还是他家的对手?
农村建房,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你家屋建大了,挡住别人家的大门了,你家屋建高了,遮住别人家的阳光了,你家屋檐高出别人家的屋檐了,都会招来怨恨和流言。
张继祖为了家里建新屋,把酒和牌都给戒了。
人这一生,最大的事,就是三个“子”,妻子、孩子、房子,这三个字,都离不开另一个子,那就是票子。
张继祖没本事,手里没有票子,现在二儿子赚了钱,拿出几十万来给家里建房,他再不走正路,就真不是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