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再归旧都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汉军散布的言论是当今子的言论,错对并不是普通士兵能评判的。但关内的士兵确实有许多人对刘琦有感情,甚至很多人都对并州将士心存感激。救命之恩实打实地摆在那儿呢。

最关键,当兵吃饷,为主征战吧,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选择权。吃谁的便为谁卖命呗!但劝降书中提到的谷城、河南二城被破却是关键中的关键。都没得吃了,谁还卖命呀?

谷城离魏关不过十余里,是事实还是谣言很快便会被证实。

虽然李绪下令“散布谣言者,立斩!”并且杀了不少兵士,却依然无法阻止主降的情绪在魏关内漫延。

有些事,处理不当,越想制止便越会恶化。

就象魏关此时的情况一样,一开始只是三俩士兵之间的嘀咕,被李绪杀了几个人后便成了“莫须颖了。越怕越是会发生!表面上谈论的人是少了,但对刘琦的信任,对曹魏的反感情绪却越来越浓了。现在已经是整个行营整个行营的密谋造反了。

不仅仅是士兵,还有许多河南本土的将校。

甚至还有几个军事主官。

董衡董超两兄弟就是主降一派,他二人本是西汉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的后人。

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着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人感应”、“大一统”学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虽然董仲舒的后人没有什么出色之辈,但凭借董仲舒留下的功绩,河北董家一直活跃在长安至雒阳一带的政治权利中心周围。也就是董家世代遵循祖先的教诲,重儒道,忠君爱国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以前曹操统治河南尹,但一直以献帝之名,高举汉旗。

可现在不一样,曹操称王,公然违背了高祖定下的规矩,这在下儒生的心中就成了大逆不道,人让而诛之了。所以刘琦的讨曹檄文公告下后,虽然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相信曹操谋害了汉帝,但总是给下士子心中留下了一个结。

在很多人心中,皇室之后的刘琦称王称帝都比曹操称公能接受。人刘家人再怎么闹这下还是大汉的下,自己还是大汉的百姓。你让人去了汉名称魏人,这不是等于亡国之奴嘛?

当许都替代了雒阳,当河南尹变成了河南郡,这里有许多人其实心里就不再向着曹操了。他们所期望的依然是那个大汉帝国。纵然它曾经很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