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是该服,还是该强势镇压?
对刘琦来才是最大的麻烦。
谁去接收河内?
文能舌辩群能,武能统兵开战,内能治理一方,外能杀伐果决。
其实,贾诩最合适了。就算是面对能人辈出的司马家族,他也不会落丝毫下风,何况这时候没有司马懿司马朗的司马家,也算不得有多强。但是,刘琦的身边离不开贾诩,因为贾诩掌握着下各地的重要情报信息,而且是他身边最贴心的谋士。
最后与贾诩议定,让张燕暂领河内太守,领三万黑山军前往河内,暂时以雷霆之势接手河内。有军队在手,方能保证不会出大乱。
然后紧急从江夏调王安北上接手河内。这子的成长非常喜人,不论智谋、武力还是治政能力都足以独当一面了。凭他在诸多老狐狸手下学得的本领,区区河内难不到他。
对于司马家,刘琦也没那么大的恨,至少没到赶尽杀绝那一步。既然司马懿已经死了,只要司马家肯夹着尾巴做人,他不介意接受司马家转变旧观念重新投入大汉的怀抱。如果他们非要作死,刘琦也不介意将这个家族从河内的版图上抹除。
他相信王安可以完全理会他的意思,并且执行到底。
河南尹、河内郡的相继失守,对于被动中的曹操来,无异于雪上加霜。战火已经完全烧到了曹操的大本营了,曹操能够利用的战略纵深已经不足以支撑他来赢得这一场战争了。
此时的曹操已经显露出了几分苍老,刘子玮,这个一直被他尊敬却又不是特别看得上的对手已经强到令他难望其背的高度了。难道自己一开始选的路就落于刘琦之后么?
他不甘心!
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赵云、鲁肃军团稳扎稳打,步步紧逼许都,关羽、庞统军团,高顺、郭淮军团由步步蚕食冀州……而刘琦又亲率大军十余万出现在了河南。
曹操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每一面都处于下锋,每一步都受制于人。如何翻盘?这已不在是个人能力或魄力所能够控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