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听了也觉得有理,于是慌不择路地和太史慈一起逃了出去。
等到离洛阳已远,太史慈却找机会与那人分道扬镳,又偷偷回到了洛阳。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将奏章递了上去。
而刺史得知此事后毫无办法,虽然自己先派人去的,但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落后于太守一步,最后上级的判决对刺史很不利。太史慈虽因此事而被世人所知,但也和刺史结下了仇怨,为了怕被报复,太史慈逃到了辽东。
那一年,太史慈才十八岁。
后来,北海相孔融得知此事,对太史慈的机智聪慧赞不绝口,很是欣赏他,经常派人去照顾太史慈的母亲,还送一些衣食礼物。
一直到太史慈投靠了刘琦,建功立业,回家接母亲北上并州时,孔融还亲自相送。
孔母常念孔北海之恩,常常在太史慈耳边教导他要知恩图报。
太史慈于公于私都不愿与孔融兵戎相见。这些事他对法正、徐晃讲过。
三人在远征东瀛的这两年里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但军令如山,为了主公的大业,为了大汉下的太平,兵临青州又是不可避免的。
大军在下密城中驻扎,太史慈派人向都昌送去会晤函,以后辈之礼提出拜访会晤。
孔融是孔学儒学的忠实拥趸,地君亲师、忠孝仁义这些词被他挂在嘴边。
政见不同其实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对于刘琦还是刘备得下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反感,反正都是老刘家的下。但他对太史慈的推崇却依然如旧,不然东莱也不会有那么多关于太史慈的传。
忠义的典范。
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太史慈的请求,邀请太史慈至都昌会面。丝毫没有对太史慈有任何防备。
甚至拒绝了幕府提出的设下埋伏,以防太史慈突然发难的提议。
他认为太史慈是君子,心怀坦荡,绝不会为人之事。虽然各为其主,但开战前的会晤,仅以老友对之。
太史慈也是对孔融的人品非常放心,或许是艺高权大,根本无视北海千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