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台风过境
东海府衙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超过五十亩,除了办公和休息的地点,在府衙后院还开设了一个食堂,免费给府衙办公人员提供吃食。
随着苏子恒在北山坡和南冲击平原内开辟的两块荒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东海府内可供使用的蔬菜种类也丰富许多,烹饪的调味料更是多不胜数,以前都不曾有过的辣椒葱姜蒜等现在早已经收获好几批。
有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调料,再加上仲轻寒从西宁仲府带来的大厨,那手艺简直没得说,中午的这顿宴席让所有人都吃的不亦快哉。
为此许多人决定,以后就不再回去自己做饭,每天一日三餐就在府衙食堂吃饭。如此美味又不要钱的佳肴,不吃白不吃。
说起两块开垦出来的荒地,经过两个多月的种植,已经有许多蔬菜陆续收获中,很是解决许多需要靠进口的蔬菜局面。
让那些屯田的农夫们惊讶的是,在农家传人田幸的研究下,结合苏子恒提供的资料,使用了农家肥增肥,土地里面的收获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每亩地的产量最少都是其它地方的三倍以上。
还有许多新的蔬菜品种产能更是夸张,像是白菜之类的高产蔬菜亩产甚至达到了千斤。
这个结果让田幸很是震惊,苏子恒却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要知道前世地球上白菜的亩产可是能达到五六千斤,虽然那是用了化肥的结果,但是由此也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对于化肥的研究,田幸也在进行中,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专研化学知识,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制造出苏子恒所说的那种神奇的化肥。
至于说使用了化肥对土地不好,农作物使用化肥口感会减弱许多,这些对田幸和苏子恒来说都不是问题。
在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撇开产量谈味道,那完全就是耍流氓。
苏子恒的目的很简单,味道差一点没关系,能吃饱不饿肚子就行。真的要追求美味的话,他自己可以另外再种植。
……
……
自从东海府衙正式落成,投入使用后,苏子恒的办公地点就搬到了东海府衙。
为了方便专研蒸汽机,苏子恒在府衙内偏僻的角落单独划拨出一个院子作为工坊研究所,负责研究各种黑科技。
在东海府衙内,还有一个专门供军队轮防使用的院子,每天都有一千人在府衙内轮流值守,这些人除了保护府衙的安全之外,同时还兼顾东海府各处巡逻任务。
因此不管在东海府哪个位置,治安条件都非常好,没有出现苏子恒预想中的那些坑蒙拐骗打砸抢等乱七八糟的事情。
刚开始的那个月,有许多从东魏迁徙过来的平民中有一些好逸恶劳份子,还想组团欺压良善。结果被冷火调查出来之后,通通丢进采石场开采石头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再做类似欺压别人之事。
这其实也算严打,一经举报,行动迅速,处罚狠厉,着实震慑了一批不老实的人。
也正是因为严打,使得东海府的治安非常清明,所有居民都很放心在此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从海州转移过来的人,迅速安顿下来,再也不想回到原来那个混战的国家。
在东海府,不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而且人人都有工作,只要肯用心干活,不用担心饿肚子,并且家中的小孩都可以送入学堂教学,官府还会减免学杂费,中午还免费提供一顿吃食,待遇简直好的没话说。
就是住的条件稍微差了点,不过官府的差役已经贴出了通告,说是现在正在新建住宅区,让大家不要着急,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搬入新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去住。
许多百姓已经去亲眼见过新建设好的一栋样板房,虽然造型有些奇怪,四四方方的,分上下两层,每个房间里面又分了大小还几间。而且各家各户都紧挨在一起,几栋楼共用一个院子,不过大伙看里面的装饰,似乎还不错,都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
其实这就是苏子恒前世的那种俗称鸽子笼的公寓楼,除了楼层低了点,只有二层,而且没有通水电之外,其他都相差无几。
对苏子恒来说,他不是不想让老百姓们住更好的房子,只是东海府面积有限,随着日后人口不断增加,这百里范围肯定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