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青玉案·元夕》

史上最强书生 相面 2575 字 2024-04-21

抱住赵诚实的佳人脸色一红,转身跑下高台,掩面而逃!

人群这才安静下来,赵诚实讪讪地笑了笑,走到马上封侯灯前。

马上封侯灯里的纸条同样已经取出,花灯前除了展示纸条的小吏,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赫然在列。

小吏身前,二十多名才子一言不发,一个个双手负在身后,有的仰头望天、有的不停地踱着步,满脸冥思苦想状。

赵诚实来到后,先是态度恭敬地对着李大学士行礼,然后走到小吏面前。

“临场作出一首寓意‘元宵’的诗词歌赋!”赵诚实看着小吏手中纸条上的难题,轻轻嘀咕一声。

马上封侯灯里的难题不同于九莲宝灯里的灯谜,要求才子们吟诗作赋,考效的是真才实学!

在场的才子并不是因为被难住了而一言不发,那是因为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就在眼前,才子们想作出一首文采、意境、立意皆不凡的佳作博得青睐!

可以想象,一旦今天作出的诗词歌赋得到李大学士的赞赏,明日一定会声名鹊起美名扬。所以,才子很慎重,都在心中字斟句酌地打着腹稿

赵诚实思忖片刻,一首首寓意“元宵”的大作如同流水般从脑中闪过。

“在下不才,抛砖引玉!”赵诚实微微一笑,对着周围的才子们拱了拱手道。

马上封侯灯,赵青瓷志在必得,赵诚实能怎么办?只能倾力而为!

才子们纷纷转头冷冷看向赵诚实,脸上的表情有嫉恨、有愠怒,就是没有一位才子笑脸相迎。

“你已经名满天下!是不是也该给我们留条活路!”

这或许是在场才子的心声。

文人相轻!

赵诚实看着才子们轻轻地摇了摇头,懒得多费唇舌,脚步抬起。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身儒袍的赵诚实神态自若地走在高台上,脸上挂着温润如玉的微笑,声音不大,但很快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蓦地,整个高台燕雀无声,众人集体石化

现如今的大宣帝国,哪位青年才俊最引人瞩目?

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赵诚实!

当两女把赵诚实推上高台后,距离高台最近的人群激动不已,忘乎所以地大叫起来。

“赵公子!”

“卫城将!”

刚开始时,大叫声基本上来自人群前,因为他们是第一时间看到高台上的赵诚实。

但很快,仿佛蝴蝶效应般,高台下所有的围观群众,无论男女老少大声高呼。

赵公子、状元郎、赵三元、卫城将

仅仅几个呼吸的工夫,所有的声音最后汇聚成一个名字——赵诚实!

在这一刻,高台上六十六盏美轮美奂、匠心独具的花灯黯然失色,站在高台上的赵诚实瞬间引爆全场!

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和六部尚书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望着高台下陷入癫狂的人们,瞠目结舌!

七位大人没有想到,赵诚实在百姓中呼声竟然这么高!

高台上,想要在元宵灯会上大展身手的才子们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赵诚实如同开挂般的科举之路,现在整个大宣帝国几乎已经家喻户晓,在场的才子只有仰望的份儿!

人们整齐划一的大叫声饱满而热情,让站在高台上的赵诚实有些无地自容。

这段时间休假在家,就是不想成为城中百姓的焦点,不去理会人们对“太子赴战场”的期待

“磨磨蹭蹭干什么?我的九莲宝灯!”高台下,苏妃望着高台上一动不动的赵诚实,不满地说道。

话音刚落,赵青瓷的声音随之响起:“还有马上封侯灯!”

赵诚实满脸无奈,在一众才子和七位朝廷大员的注视下,走向高台中央的九莲宝灯。

九莲宝灯是今年元宵灯会的第一名,在九莲宝灯左右,分别是第二名书灯以及第三名马上封侯灯。

元宵灯会的主持李大学士公布投票结果后,这三盏花灯立刻从一众花灯中脱颖而出,随着三位佳人来到高台中央最显眼的位置。

九莲宝灯,顾名思义,是由九盏莲花灯组合而成,九盏莲花灯下是苍翠欲滴的芭蕉叶。

芭蕉叶上,八盏看起来小巧玲珑的莲花灯略微朝下,如同众星拱月般凸出中间那盏较大的莲花灯,整个九莲宝灯看起来竟像是立体的,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