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换电缆

全职农夫 铁不拐 2385 字 2024-04-21

如今,只要是张凡提出的建议,他们村干部都会接受。在他们眼中,整个村子,最有眼光,考虑最周到的,见识最多的,就是张凡了。

这次电力改装的负责人意外地看向张凡,暗道:难道他就是传闻中的张凡?

没有来张家寨之前,他就看了资料,张家寨有今天的发展,全靠这位大学生。从回乡之后,一直不甘寂寞,总是干出一些让人惊心动魄的大事。

比如,前不久便投入两百万搞温室大棚。

不要说这种农村,就是放在整个黄石镇,胆敢投入两百万的人绝对找不出几个来,况且还是温室大棚那么陌生的玩意。

见他目光中的疑问,张凡笑着伸出手来:“你好!我是张凡。”

“原来如此,难怪。”他也连忙客气地跟张凡握手。

可以预见,这将会成为名动整个黄石镇,甚至整个茶县的大人物,现在有机会结交,他当然不会放过。

“可以的话,顺便检查一下我们村的原来的电线,我见有些地方有老化的迹象。而且,如果电线杆有剩余,能否帮我朝那个山谷拉过去?我会支付一定费用的。”

其实,也是给机会这个负责人吃点油水。

即便用电线柱将电拉到山谷那边,那么一点点距离,并不需要多少根电线柱,以及电缆,也就不需要上报,张凡给的费用,他可以跟工人们一起吃下。

果然,张凡这么一说,那几位电力工人都眼睛一亮。

只要他们帮村里还新的电缆,帮他们吃点油水,张凡也很乐意。

“没问题!老化的话,还真需要检查。毕竟你们村用电日益增加,还是保险一点好。老顾,你去看看情况。真有老化的情况,我们就要跟上面说一说,给张家寨重新换电缆。”

说完,又转向张凡:“电线杆不够的话,再拉几根来也是不费事的。放心,保管帮你们搞妥当。”

反正都是公司的资源,跟他们这些低层工人没太大关系,他们没有损失。

张凡跟王玲走出去,并步回去的时候,就看到一辆重卡进入村子,正停在村子开阔的小广场上。

周围有不少村民围观,老村长他们也在。

只见车上,是一根根电线杆。后面跟着几位电力工人,全副武装,准备干活。

“都让开一点,别在这阻手阻脚。”村支书撵走近距离围观的村民。

王玲奇怪问道:“我们村要换电线杆?”

那真是奇怪了,如果是换电线,那还说得过去,换电线杆,似乎没有必要吧?他们村的电线杆都是水泥柱,也才二十年左右,没有到更新换代的时候吧?

说起来,张家寨使用电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二十多年前,就有一户比较富裕的村民,从外面高高兴兴买回来第一台电视机。回到才悲催的发现,村里好像还没有电。

后来,也是听别人的介绍,又增加了一台微型的水力发电机。

发出来的电,就是一个家庭使用的。别人家要是有什么喜事,需要用到电的,都要到他家去接电。

那时候,那户人家可牛逼,到夜里几乎全村人到他家看电视。

张凡没什么印象,因为那时候自己实在是太年幼,没有什么记忆性。

“不是换,是要拉到红山那边的。那边不是要开发吗?没有电力可不行。”张凡很早就知道这么一个计划。

是由生物研究站组织的,人家计划在红山脚下建立一座云雾山脉野生动植物考察、研究站,以及展览馆。

那么,就肯定离不开电力。

按道理说,短期内比较方便的,就是使用柴油发电机之类。可从长期发展来看,还是从村里接电线进去比较好。

两人边说边聊,朝卡车那边走去。

老村长也没有让大家悠闲看戏,只要被他逮住有空的,都拉了壮丁,一起帮忙扛电线柱,或者帮忙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