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义诊开始

全职农夫 铁不拐 2324 字 2024-04-21

义诊的现场,在村支书的指挥下,已经布置好。

为此,学校还特意放了学生半天假,让孩子们都体检一遍。村民们虽然也想去看病,可也为孩子们“让道”,没有立即凑热闹。

也正是那样,村委才不能真的让黎小军倒贴钱免费干活,花一两万差不多给全体村民来一次体检,还是很值得的。

而对黎小军来说,一个义诊能花几千元就足够的了。这么一场义诊,为时三天,差不多就赚了一万元,无疑是动力十足。

“都排好队,不要乱。”

“咦!猴子一边去,不要凑热闹。”老师又看到猴子也跟着排队,就忍不住开口驱赶,对这个经常搞事的猴子,他是不怎么喜欢的。

要不是看在张凡的面子上,以及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棍子都拿在手了。

不过,猴子也不鸟他。在这个村子,只有张凡才能教训得动,就连孔老他们也没有办法让其听话。

前方,黎小军将仪器一一摆开来,还一边吩咐两个帮忙的人做点简单的事情。

还没开始看病,现场就有一个小胖子痛哭起来,身边则是他的父母,几乎是押上刑场的场景。

“哭嚎什么?还没打针呢!”他的老子臭骂道。

别的小孩子一听“打针”两个字,顿时脸色都微微发白,不少孩子还是怕打针的。他们要是玩耍的时候狠狠摔一跤,甚至伤得蛮重,留了不少血,他们也不会哭,可就是有打针恐惧症。

黎小军非常清楚,不少人都有这种状况,不只是孩子,大人也有。

他赶紧喊道:“别担心,今天不用打针,都别怕。”

得!医生都说不用打针,那就放心了。

黎小军回家后,跟家里谈了大半天,征得所有人的同意跟支持,前往张家寨建立卫生所。同时,要准备义诊的事。

义务为患者诊察疾病,有时包括施以简单的治疗。属于公益行为,但既没有法律约束也不受法律保护,中国的法律对此尚属空缺。

它有别于行医,行医是以施展医术为职业为谋生手段以获取生活资金来源;义诊是尽义务无偿给人诊察治病,且义诊不需要很高的医术和必须的医生资质。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黎小军就被安排去贫困地区义诊过一次。

这种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对穷人而言,意义更大。不过,不管是农村、山区,还是城市社区,都需要正规的义诊,需要有资质、有能力的医师送医送药。

至于卫生所所需要的执照、文件等,镇里调查过他的情况,了解到他的医疗水平,也答应帮忙在搞。迟两天,黎小军只需要去一趟卫生局,就能将所有的手续弄好。

卫生所的场所,则是张家寨的村委在帮忙找。

已经有一户人家答应,空出楼房的两个房间,打通开来,另外弄一个门,充当卫生所的驻地。

当然,不是免费的,一年的租金就要两万,已经算是个优惠价。

而且,需要装修这些,统统都是黎小军自己搞定。

其实,那户人家何尝不欢迎?家旁边就有一座医馆之类,身体健康更容易得到保障,毕竟看病方便嘛!

“明天义诊,要不要我去帮忙?”黎小军的父亲询问道。

他就怕儿子一个人在外就诊不够淡定,镇不住场子,毕竟还是新手,起码在他眼中还是新手。上阵父子兵,他要是在场,就算不帮忙,也能让他定心。

“不用,你这明天也还有病人,走不开。义诊只是常规的检查身体,而且简单地治疗,没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我要是都搞不定的话,还是安安分分留在你身边帮忙打杂好一点。”黎小军拒绝了自己老子的好意。

黎爸爸也没有继续劝说,点头赞同儿子的做法。

要是一个义诊,都要他出马,以后张家寨的村民还怎么信任他儿子的技术?怎么放心让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