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章 大宗师(上)

漫步在武侠世界 四咸 3496 字 2024-04-21

论底蕴,自是比不上长安。

眼下虽然长安在之前也经历了战火,但在即便是岳缘也不得不承认身为门阀世家的李阀确实有着一套。未彻底打破世家门阀垄断以来,想要得到彻底的施展,无疑很难。

即便是在原故事中,寇仲也需要天刀宋缺的宋阀鼎力相助,这便是缘由之一。

要知道眼下世家在经历了杨广那一番做法后,有着极大的戒备心思,科举已经动摇了他们的根基。自此后,世家不在,但是门阀尤存。从古至今,世家或许消失了,但是有的东西却是始终存在的。

以平民为路线,彻底的掀翻,这一点岳缘也想过,但最终却是没有教导寇仲这个。因为眼下的局面实在是太过繁杂,突厥、西域、吐蕃还有高句丽等外族都有心思想要在中原大地这块肥肉上咬上一口。

若寇仲走这条路的话,那么他便会彻底的站在门阀世家的对立面,这一点甚至比科举给门阀世家带来的恐惧要更甚,科举虽然动摇了根基,但是对门阀世家来说,它同样有着好处。

那便是科举制度给了门阀世家庶出弟子的前程。

科举是一份慢性药剂。

门阀世家只能咬着牙吞下去,但是若采取另外那极端的方式,彻底危及所有门阀世家利益的时候,岳缘几乎可以肯定,这里面绝大多数人在走投无路之下定会引外族入关。

对他们来说,家族利益比民族利益更加的重要。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

这也是最终岳缘采取了偷天换日的根本缘由之一。

眼下治理天下的力量,还是在门阀世家中。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便是如此。

目光四周打量,岳缘手上持着折扇倒是逛的颇为舒坦,甚至在一处贩卖小摊处,岳缘还买了一柄极为奢华锋利的小刀,不过巴掌大小,上面更是点缀着西域所有的宝石。

虽然比不上月缺,但是在小物件里这小刀倒是做的很是不错。

最后一番兜兜转转后,岳缘来到了一处比较安静的地方。

“无漏寺!”

面前不远处是一座寺庙。

比起热闹的街市来说,这里倒要安静不少。

毕竟,寺庙道观,都讲究静之一字,其中尤以道观为甚。

这里虽然比较偏,但是这里的香客倒也不少,来来往往中,站在一边的岳缘倒是见到了不少前来上香祈愿的人。

“哈!”

“邪王眼下还真是悠闲!”

手中折扇一收,岳缘侧着头打量了半晌,含笑看了半晌,便踏步随着人群走进了无漏寺。

踏入无漏寺。

岳缘在随着人群转了几个角后,便遥遥的见到了正在为信徒解惑的大德圣僧。

“嗯……”

似有所觉中,大德圣僧忽的回头,目光落在了那站在角落里朝着自己笑的白衣陌生人。

清风徐徐。

一座豪华的马车沿着大路缓缓奔驰。

这辆马车与一般世家的马车不同,其奢华或许比不上门法世家的那种,但是其内在同样不差。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这辆奢华的马车上赶车的不是男子,而是一名戴着斗笠面纱的女子坐在那里,轻挥着马鞭,而在她的身边则是放着一柄细长而略显奢华的佩剑。

若是有在江湖中地位不低的人在这里的话,定然会认出这女人乃是当初刺杀杨广而闹得沸沸扬扬的罗刹女,奕剑大师的大弟子——傅君婥。

而能够让堂堂罗刹女赶车的人,在整个天下间只怕是宁道奇也没有这个能耐让傅君婥心甘情愿,在这天下,能够让傅君婥心甘情愿的唯有一人,那便是她的师傅——奕剑大师傅采林。

“驾!”

随着傅君婥那略带冷意的声音回荡,骏马扬蹄,带起一阵的烟尘,拖着马车加快了速度。

就在这时。

傅君婥身后的门帘被推了开来,傅君嫱从里面钻了出来,坐在了自己大姐傅君婥的旁边,开始用着自己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四周的景色。

比起中原来说,高句丽终究差上太多。

当初若不是自家师傅带领抗隋,眼下的高句丽只怕早已经臣服在了杨广的脚下。

所以,对高句丽来说,奕剑大师傅采林便是他们的神。

可惜对傅采林来说,他终究还是一个人,会老会死,为了高句丽以后的日子,他不可能一直保护下去,他必须得为高句丽做准备。要知道眼下的中原纷争已经渐渐有了明朗的局势,所以傅采林需要下注落子。

而他的选择便是李阀,而其根本原因便是佛门。

因为佛门从骨子里来说,讲究的是谦逊,对外人都是慈悲为怀。

在傅采林的眼中,他选择李阀,便是看重的佛门中的慈悲为怀这个东西,再加上李阀之人也是信佛之人,这更让傅采林有所决定。

另外便是自己的二徒弟傅君渝的情况,两相结合下,傅采林前来中原了。

陪同的正是他剩下的两个徒弟。

“哇!”

惊呼出声,傅君嫱虽然也是傅采林的徒弟,但是与她的两个姐姐不同,她以前活动的范围不过是在高句丽,压根儿就没有踏足过汉家的壮丽河山。

眼下一见,心中自是惊讶。

甚至,远远的他还见到了远处那冒起的浓烟,正是烽火。

虽然在心底承认高句丽国小,但是傅君嫱是万万不会承认这中原大地比高句丽要好的,在她的心中,琢磨的是中原大地最好是一直打下去,死绝了才好。

这样的话,高句丽就安全了,甚至高句丽还可以南下,扩大国土范围。

在内心里,傅君嫱是不太赞同自家师傅和大姐的决定的,她觉得应该还是用杨公宝藏引动战火,但是在师傅和大姐的分析下,傅君嫱也沉默了。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这话中的含义傅君嫱还是明白的。

眼下中原中佛道魔之争,但在傅采林看来终究还是佛门势大,他们由慈航静斋选择杨坚那里得到的收货和底蕴实在是太大了,远远不是短时间里能够抹平的。

再说道门虽然底蕴更加绵长,但是道门内部陷入了内讧,哪怕是道公子逆天而行,只怕也是无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