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奕菲缓缓停下脚步,思绪一点点拉了回来。
她仰头看着眼前的高楼,不自觉弯起唇角。23楼的窗户闪烁着温暖的灯光。
这栋房子是她当初贷款给妈妈买的。妈妈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福了。
说实话,黎奕菲一直觉得自己人生前二十年那么顺,其实用掉了毕生所有的运气。二十岁之后,她才体味到生活的艰辛。
那年她刚到美国,还没待上一个月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哭着说:
“闺女啊,你爸他……没了……”
磨难与痛苦一个接着一个。
爸爸养了几辆出租车,自己也开着。那天晚上他疲劳驾驶,撞死了一个小女孩。紧接着车子侧飞撞到了路边的防护栏,爸爸的生命也终结在那个夜晚。
这个残破的家在一夜间堕入地狱。失去了顶梁柱,只有她们母女两人艰难地支撑着。又要处理父亲的后事,还要赔偿受害者家属。
母亲几乎是在一夜间白了头。
家里背着这么多债,她怎么可能继续心安理得地在美国读书?最后她不顾母亲的阻挠,毅然决然地退了学。
母亲把家里的房子车子都卖了,两人在城郊租了个便宜的筒子房。那时候母亲白天要打三份工,而她虽然高材生毕业,但错失了毕业那时候的好机会,留给她的能做的工作实在不多。虽说大多工作也还不错,挺稳定的,但是薪水这一块,还是太少了。
她们家这种情况,没有办法等她熬资格,混业绩。那点基本工资还不够每个月交房租的。所以最后,她毅然决然辞了职,也开始打工。
烧烤店串肉串儿,蛋糕店打杂,街边发传单,搞促销,甚至是家政她都干过。从早到晚她都快记不得自己打了多少份工。
那时候在课外补习班兼职教师也是她打工的一部分。虽说她是学建筑出身的,可她的英语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留学前她的托福甚至考到了118的高分。再加上当时国内“英语热”,英语学习一度成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自然而然她就被补习班园长看中。
令她意外的是,她做得越来越得心应手。那时候园长还夸奖她说:
“有时候英语说得好学得好并不一定代表能教得好,他们那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可你就不一样,我看过你讲课,你很懂得如何把肚子里的东西讲出来。小黎,你很适合这一行。”
或许是受到了鼓励,又或许是她真的很适合当教师。那之后,她把很大一部分心力放在英语教学上。后来没多久,她教的学生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她从编外的兼职人员升上了正式工。工资也比以前可观多了。虽说家里的负担依然存在,但却在慢慢减轻,生活似乎也开始能见到亮了。
转折发生在她入职半年左右,她上报纸了。原因无他,因为她教出了一个高考状元,而且这孩子英语满分!报纸采访他如何学习英语的时候,那孩子提了她的名字。
几乎是一夜间,在业界她一下子打开了名声。从那之后,她的身价高涨,来她这学习的孩子络绎不绝。再后来,就到了今天。
虽说她没有按照从前的计划来走自己的人生,但好在……命运对她还算是温柔的。不管怎样,今后母亲不用再跟着受苦了,这样她就知足了。
黎奕菲抬步走进高楼。
“哎呀,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妈妈一开门,第一句话就是抱怨她回来晚了。
黎奕菲笑嘻嘻地吐了吐舌头:“圣英有点事儿耽误了,我这不是赶着饭点儿回来了吗?”
她也不能说是因为梁沉遇那个混蛋。
余秋女士哼了一声:“就这口吃的你是不带忘的!”
黎奕菲耸耸肩,进屋换上拖鞋往屋里进。
然而刚一进屋黎奕菲就看见了客厅里笑眯眯看着她的男人,愣了一下,继而笑得有些不怀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