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军做武器,哼,他给明军做武器可贵得很呢。”
潘又安磕头道:“明军要的武器运输路途远,风险又大,清兵抓住了有杀头灭族之祸,自然是要贵些。”
“那李来亨抗清的武器都是你们运送的,本来你们也是有功劳的,可你们就不该多收银子,老老实实把你们交易的地点,时间次数交代清楚,我们或者可以放了他和他的家人。”
只见他们将几个女人和孩子也押上了公堂。几个衙役打扮的家将将纸笔递给铜冶。铜冶一家哭哭啼啼,他边哭边写。
晴雯道:“姑娘,我如何觉得不对头。”
黛玉对赵宝珍拱手:“赵大爷,不影响您查案,我们先行告辞了。”
“姽婳将军,不要急着走啊,我们知道你历来扶危济贫,反清复明,何不等等这段公案,看个结果。潘又安,你可认得姽婳将军。”
潘又安摇头,“我不太认得女子。”
黛玉淡淡地:“扶危济贫我有时为之,反清复明这样的事,就是赵大爷的事了,这样的荣耀赵大爷也不要委于他人。不过我以为赵大爷既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还是应该韬光养晦,不要大肆张扬,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姽婳将军说得有理,可你眼看着我要杀了这铜冶全家,也无动于衷。
“积德行善是赵大爷自己的事,哪容小女子啰嗦,况且罪不及妇孺,我只望您放过这些孩子,将来把这些孩子交给我们育婴堂就可以了。”
“我们走。”
黛玉要走,却被一个人拦住了出路:“慢着,林姑娘别来无恙。”
只见北静王穿着华贵,彩服上居然绣着真龙,微笑着站在黛玉面前。“林姑娘既然与这些武器没有牵连,敢取下面纱让这个潘又安认一认吗。”
黛玉淡然一笑:“北静王爷您好,前日救了童男童女,奴家还没有向您道谢。”
“好说好说,我一直以为林姑娘会移驾寒舍,哪里知道那日等了一日一晚,居然不见踪影。
所以我只有让人了那孩子,抓了铜冶,这双管齐下,林姑娘果然自己来了。”
“王爷不要将这些事推到我这里才好,您捕捉铜冶,无非是要寻找李来亨的大部队在什么地方,借着武器发难。铜冶是朝廷命官,你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可以说他们通匪,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刚才他们已经承认给明军卖武器。这一条已经足够治罪了。只是我想借他们之手挖出李来亨,就有难处了。”
潘又安此时自然知道上当,和铜冶两个人都不做声,堂上只听得几个妇人的哭声。
黛玉道:“王爷,这龙庭原来是您的,这赵大爷所做的事情大约也是您首肯的。
“收取行费,为我所用,自然得要些手段,你们这些汉人降清的官有时就信地头蛇,我自然要保留他们。”
“那为非作歹莫非也是您许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