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几年前就有动手写点什么的欲望,那个时候是网文势如破竹的时期,但最后总因为一些现实的因素,没能付之行动。
直到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看到抽屉里很多年前母亲写的一些旧书稿,才决定开始将脑子里构想的故事变成文字呈现出来。
那些旧书稿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了,信笺泛黄不说,开头的字迹也已经有一些模糊了。从不同的墨迹上来看,就能推断出那些文字并不是一时间一口气写下来的。而是隔一段时间写一些,这样慢慢积累下来的。
然而在那之前,苏三从来没有见过母亲提笔写文,竟不知道老太太也是相当文艺范儿的。
多篇文章几乎都是散文的形式,文笔之妙令苏三自叹不如。
让苏三觉得自叹不如的,不仅仅是母亲的文笔,还有那种为了梦想付出行动的勇气和决心,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坚持与恒心。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放弃。
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喜欢在灯下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小说传记,简直欲罢不能。
即使是学生时期紧张的备考和步入社会工作的忙碌,也没有将这一兴趣搁置。
写作一直是苏三的诸多梦想之一,或许是不知道要怎么开始,又或许是没用足够的勇气面对失败。没时间、工作忙、屁事多、年龄大起点低之类的,或许都是瞻前顾后的借口。
这两年一句流行语的点醒,让苏三有了尝试写作的决心——梦想终归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都说写作的过程是孤独的,是灵魂和自我的交流。
平淡的构思和词汇的匮乏,往往让很多开始尝试写文的作者提笔不前,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庆幸的是苏三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比较小,尚能克服。
阅读是一回事,可真正到写文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别人的字里行间中领会的,和自己动手将故事变成文字,这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相信很多的作者初写文时,都有这样的体会,苏三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