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霍银的加入,攻击的时间点,提前确定下来。
紧接着,霍银的强悍又展现出来,围绕整个北极圈,以漓龙可能出现的地方为核心,开始详细布置每一个攻击程序,开始计算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以及攻击的先后顺序。
说实话,有了霍银的这些安排,方云发现,斩杀漓龙的可能性,瞬间增加了许多倍。
感叹霍银的强悍,方云的心中也有腹诽,前世,霍银这家伙绝对没安好心,漓龙首先降临欧美,那边貌似抵抗了一番,但直到其被引到华夏,实力依然无比强悍。
霍银的自爆黄金大脑,还有那句“挽救世界者,唯有华夏修真”绝对是个大坑。
前世,霍银要是竭尽欧美那些高手的力量,全力以赴抗击漓龙的话,哪怕是不能灭杀漓龙,至少也能让其元气大伤才是。
想一想这家伙的阴狠,方云感觉,自己还真的需要多一些心眼。
合作之中,有着相互堤防。
共同对敌之中,还得小心盟友的冷枪,这还真是一种十分有意思的体验。
不过,从作计划的过程之中,方云也看得出来,霍银相当认真在帮助华夏,相当认真在为斩杀漓龙而筹划,要说有什么心眼,那就是,计算战斗力量的时候,霍银并没有把欧美的那些高手,彩虹战士、大德鲁伊还有泰坦等人计算进去。
欧美高手阵营之中,他计算的,仅仅只是参与了任务的几个战士,他、莱达姆、金发蓝瞳和女巫。
不过,这也在方云的预期之中。
本来,方云的计划之中,欧美的英雄力量就不在计算之内,能多几个强有力的帮手,已经是意料之外,并未对其他力量有什么奢求。
再者,任何事情其实都有两面性,斩杀漓龙是危险的同时,其实也是机缘。
漓龙所在的异度空间,应该就是北方玄冰印所在地。
而且,漓龙全身都是宝,只要能够顺利斩杀漓龙,那么,华夏这边的收获,也就会绝对空前。
或者,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方云思考的重点,乃是此事最终的战果和后续影响力,更加看着战斗之后的收获;而霍银,却是更加看重战斗的本身,更加看重战斗之中,有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
所以,方云愿意让华夏修士承担此战主将,率领身边修士,全力备战,而霍银却选择了保留部分实力,边打边看。
“我们认知问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包括线性思维方式与非线性思维方式两大类型……”
霍银过来了,开始跟方云交流。
霍银接到方云的邀请,看到方云身边的莱达姆之后,居然二话不说,带领金发蓝瞳和女巫,直奔华夏而来,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距离已经不是问题,不过,他们从欧洲抵达华夏,依然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跟大夏纪之前有飞机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如若科技复苏顺利,等华夏的高速悬浮列车能够直通欧洲,或者是新一代飞机能够重新统治大夏纪的天空之后,那么,世界各地互通的速度,说不定还要远远高于大夏纪之前。
不说其他,仅仅是传送阵技术,就能让个体的通行速度远远高于大夏纪之前,传送阵最大的缺陷,就是大规模传送受到限制,然后,传送有冷却时间,还有就是,传送阵的布设,必须有极高的阵道造诣,要不然,城市互通,就绝对会比以前更加快捷。
霍银过来华夏之后,莱达姆把他拉到一边,跑去京城转了一圈,这位强大而心高气傲的博士终于对华夏另眼相看,在方云的面前,谦虚了许多。
当然,当说起正事,开始交流的时候,听到方云介绍情况,说出一些大致安排之后,霍银开始展现峥嵘,从思维方式说起,给了方云全新的感受。
东方和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略有区别。
霍银认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东方华夏,常用辩证思维来思考,而西方则更多地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思考问题。
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决定了两边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在霍银看来,方云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跟方云对抗的过程之中,霍银就深刻地感知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痕迹,比如说,方云的方向性很强,对于矛盾的把握和认知处理的很好,并且,很好地团结了孔雀王朝和古埃及,这些都是方云制胜的因素。
但是相比之下,论及对事件细节的掌握,论及对某一件事的细节布局,霍银认为方云是远远不如自己的。
这也就是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霍银的思维方式侧重分析思维,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方云那样追求大局的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霍银甚至坦诚,要不是没有想到方云会是如此强悍,印度洋大海战的胜利者就只可能是自己。
而现在,霍银认为,方云在对决漓龙的所有思维方式和所有布局之中,也就存在跟对抗自己的时候,有着一样的问题,对大局和大方向的把握十分准确,然而,在细节上做得严重不够。
什么是世界第一黄金大脑?
这就是。
跟霍银交流,方云深切地感知到了这位黄金大脑的强悍,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