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转而又问另两个小吏:“你们应该是全程跟着坐下来的,依你们看,齐家营造行的人做工事为什么会这么快?”
两个小吏这是第一次见皇帝,更是第一次进到皇城内。之前尚书大人有交代,打起精神回答皇帝问话。所以,两人一直战战兢兢的准备着,等着皇帝问话。
一个中年的书吏躬身答道:“回圣上,微臣和齐家匠人是照着一个做好的章程做事,那章程条例分明,分给每个人的事物很清楚。再有,齐家的工事文书做的很干脆,并不揪扯细节,每半天核对一遍进度,出错少、进度快。”
这个书吏顿了顿,继续道:“微臣两人开始经常会做不完,后来,齐家大管事汪桥把我两个留下,晚间赶工带了两天,微臣等才能跟上齐家几人的进度。”
坐在一侧的福王眼睛眯了眯,根据手下收集来的消息,这个汪桥是个敦厚的,听这两个书吏的讲述,的确不错。
工匠界广为流传的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汪桥却能倾心教导同行,这样的心胸,在工匠行很少见。
皇帝接着问道:“听说叶大小姐会不时过去巡视,也就是说她的确懂工事。你说的,之前准备的章程,是汪桥做的,还是她做的?”
书吏连忙低头,“是叶大小姐做的。”
另一个书吏也把头低下。
皇帝看两人似乎神色有异,问道:“她可的确能督促你们做事?”
“……能督促。”书吏回答的甚是勉强。
皇帝也懒得多费口舌,直接说道:“说说这位叶大小姐,是什么性情,是否像传言的那样什么都精通。”
书吏犹豫一下,说道:“叶家大小姐不见得很懂工事,但她很精通筹划,有些工事细节并不是很懂,但心思灵透,基本上一点就通。性情……那个,性情……不很好。”
书吏很纠结,听说安国公性情也不好,若是知道有人这么说他孙女,不知会不会让人打他们闷棍?可这是陛下询问呢,他们要是不照实了说,那就是欺君,比挨闷棍可严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