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消息是,王爷因为约束手下不力,导致几个得力管事,仗着福王府的名头,犯下了大案。直接导致福王殿下被连累,如今只能称病在府中静养。
当然这个静养并不是真的养病,大概是养气了。
谁知道这汪桥是单纯的给殿下做事,也是被人牵连,还是帮助作坊的管事做违法勾当?
赵氏在这里住的时间不长,而且她是从国公府后巷搬来的。安国公府也是显赫人家,国公府的奴仆,对齐家出入的人,都敬重有加,这其中当然包括赵氏母子。
所以,赵氏来到这里后,并没有做下人的自觉,和街坊邻里相处,虽然也能和颜悦色,可她言行之间,总是带了些许隐隐的优越感。
汪桥得到福王府重视的时候,自然没人觉得赵氏这种态度有什么不对。可在这种微妙时刻,虽然还没人摆出迎高踩低的嘴脸,也有几个人对赵氏的态度也不一样了。
就是来找赵氏探话的熟人,言语措辞也少了些顾忌,对汪家里里外外的打量更加放肆。
过去人们都说,这个院子里住着个金凤凰,那是朝廷一方大员的女儿,很多人对这个院子很好奇,这时,终于有机会可以敞开了打量了。甚至有人动手翻看赵氏房里的摆设。
短短几天,赵氏感觉自己再次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这次比之年轻时更甚。
那时,她家虽然也好了些日子,可那仅仅是一个营造行作头能带来的好日子,和福王府的大作坊主事工匠没法儿比,更和安国公的座上宾没法比。
这还只是她家阿桥被喊去问话,若阿桥真的被羁押入监,还不知这片地方的人们会是个什么态度。
这日汪桥回来的很晚,周碧瑶的陪房梁明跟着汪桥去的大理寺,中途往回递过两次消息,只说人还在大理寺里,已经寻了关系问过,没用刑。
至于其它,就不知道了。
午间,周碧瑶派梁明家的给汪桥送饭,还被赵氏斥责一番,说她这做法不吉利,是在送牢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