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有这么应景的粮食,禹王殿下这个提议,在当前形势下,就很有实际意义了。一般情况,到了七月底,已经无法下种了。可这种荞麦,这么短的生长期,应该能行。
没想到,禹王身为皇子,养尊处优之下,居然还能知道这种事情。只不知真假而已。
于世清也是愕然:“微臣倒是知道荞麦的生长期短,可六十天成熟的,微臣还真没听说过。禹王殿下可知,这种荞麦的具体生长在什么地方?”
太子却很不喜欢禹王被人如此关注。
他这几日很不自在,阁部派去检查历年赋税的官员,虽然并不能接近户部账册的真实数据。可是这些人滞留户部,不但他不自在,官员们做事也都束手束脚。
他原本就心情不好,这时见瑾融一个提议,就吸引了殿上所有人的目光,心中更是不悦:“钱粮之事,历来是朝廷大事,六弟可要想好了再说。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空口说白话,在这里哗众取宠。若是最后被戳穿了,徒惹人耻笑,白白丢了皇家的颜面。”
瑾融对太子一向恭谨,连忙解释道:“二哥,确有其事。这种作物植株低,耐寒,但产量不高,所以流传并不广泛。只要去中原靠西北的山村询问,一般都是知道。”
太子重重哼了一声,不再理会瑾融的解释,面上神色却依然不好看。
皇帝冷冷的瞥了太子一眼,身为皇储,不但自己不心忧天下,还对真正做事的人不假辞色,简直难当大用。
皇帝吩咐韩延回:“阁部拟旨,让兵部派人,派些快手骑兵,带着司农官,去往西北地区,查询六十天可熟的荞麦。若有粮种,可大量购买,即时造册。组织当地驻军,快马运往原州各处准备分发。”
皇帝被瑾融连着两日出城而激发的火气,因着荞麦粮种之事,稍稍消散一些。却依然点着他的名字,口气异样的问道:“禹王,不知朗园如今的生意可好?”
瑾融早就等着皇帝提这个了。
他已经退回队列,听得皇帝询问,忙再次出列,从容答道:“回禀父皇,朗园生意不错。儿臣这两日过去,又和那里的管事商议一番,力图能扩展生意范围,多赚些银子。”
皇帝刚缓过来的脸,立时就又黑了。
各位大臣们也是意外。禹王这是什么意思,刚有了让陛下高兴些的提议,立时就开始抹黑自己,脑抽了还是怎么着?
皇帝盯着瑾融,这个混帐小子,他问话的不悦语气已经这么明显了,难道这小子居然会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