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融则一脸的不以为然:“读书的教化之功当然有,若是有能力,让天下所有百姓都读书明理,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把这样一小部分人抬举的这么高,而且只为了抬举这些人,就把研读经史子集,当做天下最顶尖、最重要的事情,把世上所有其他行业全部踩在脚底,限制其发展,这似乎就有些过了。”
皇帝眉心跳了跳,没有在第一时间反驳。
瑾融说的这个,皇帝也认可。自从轨道投入运行、豫远郡制造的器具使用以来,皇帝真实感受到手工业兴盛和匠人的大用处。可,可瑾融他也不能这么急躁,一下子就把事情推成这个样子。
流言只在京城传播还好些,至少这里是天子脚下,若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皇权在握,很快就能得到镇压和控制。
问题是,这种流言现在已经有了往外蔓延的趋势。这若是让这种言论流传到其它州郡,甚至传到偏远之地,天高皇帝远的,万一激起读书人的义愤,再有居心叵测的人在其中推波助澜,一个控制不好,那就是大事件。
能读得起书的士子虽然不多,可若天下士子全部聚集起来,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皇帝各种念头在心里打了好几个转,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总之你的手段太过急躁,推进太快。既然此事已经起了一定的效果,即刻安排你的人收手,不得推诿拖延!”
“这么好的机会,可惜了。”
瑾融嘟哝一声,还翻着眼睛撇了撇嘴,才极为勉强的答应一声。被皇帝一眼看见,劈手砸过来一本折子。
皇帝斥道:“你不但不尊皇命,还学会了给朕看脸色!”这小子,这不是第一次了吧?这若是让他得到皇储之位,他的尾巴不得翘到天上去!
“哪有?父皇您看错了。”瑾融一脸的恭谨,连忙站起身,把折子捡起来,送还到皇帝面前。心里却止不住的腹诽,这就是叶子所说的强权,父皇这根本就是不讲理嘛!他哪里错了?这事做的事多好,多到位?
若不是他营造的这个机会,那高居神坛的读书名流,哪能让人看出他们一样也是人,一样有私欲,一样有见不得人的心思?
就在这个时候,以韩延回为首的四位相公求见,奉上原州等地官员报上来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