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我今天忙了一天,太累了。”
“好。”陆希言知道孟繁星担心什么,其实他也担心,虽然说他是医生,孟繁星也是学医的。(有同学说避孕,我只能说,时代不同)
越是明白,越是怕,一时的放纵,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他们两个现在都还没有做好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准备,孟繁星需要完成学业,陆希言也有很多危险的事情要去做。
因此相互都保持这最大的克制,不敢逾越那一步,虽然这一步对他们来说,早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
……
三井实业上海办事处。
推拉门突然被拉开,谢筱初低着头进来。
“你说什么,奚鸿伟已经把通商银行的钱还上了?”搂着歌妓的佐藤闻言,惊愕的从榻榻米上赤着脚冲了下来。
奚鸿伟给他开出了一千万的价钱,这让他很恼火,因此决定暂不收购了,要看奚鸿伟走上绝路,到那个时候,别说五百万了,就是一百万他都不会给他了。
这种不识时务的中国人,就要让他彻底的破产,跟大日本帝国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好像是从别人那里拆借的钱,全部都还上了。”谢筱初擦着额头上的汗珠道,“我是听通商银行信贷部的一个经理那里听到的下午,就今天下午,奚鸿伟带着的香港汇丰银行的本票过去的,本息一分不少的都还上了,鸿伟纱厂的股权抵押全部被他拿回去了。”
“谁借给他的钱,是谁?”佐藤露出狰狞的面孔,他不知道疏通多少关系了,威胁也好,警告也好,谁借钱给奚鸿伟,谁就是大日本帝国三井实业公司的敌人。
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目前还不清楚,但至少现在奚鸿伟这一关是撑过去了,如果那五千吨棉花原料抵达上海的话,那他就有可翻身的可能。”谢筱初道。
“翻身,不可能,就凭中国人现在的技术能力,生产多少,赔多少,中国的纱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不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对手。”佐藤冷笑道。
“那是,那是,佐藤先生说的对极了。”谢筱初道,“后天,奚鸿伟的女儿订婚,他结亲的那个亲家好像是法租界的一个巡捕,这两天我托人查了一下,这个巡捕倒是没什么背景,可他的女婿,可是一个人物。”
“哦,说来听听?”
“奚鸿伟的女婿叫孟浩,原先是法租界贝当巡捕房的一个二等巡捕,后来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被调到便衣部门,还去了政治处,而这一切都因为孟浩有个姐姐,失踪三年,突然回到上海,而她的未婚夫是一位医生,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陆希言博士……”
“陆希言,这个名字听着有些耳熟?”
“佐藤先生,这个陆希言就是救了特高课的云子小姐的医生,人送外号:上帝之手。”谢筱初道。
“纳尼,是他?”佐藤眼珠子一瞪。
“是的。”
“这就对上了,我明白了。”佐藤大叫一声。
“佐藤先生,您明白什么了?”谢筱初一头雾水的问道。
“谢桑,马上备车,我要去见特高课的云子小姐!”佐藤急叫一声。
“姐夫今天跟人打架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孟浩突然问了一句。
陆希言一愣。
怎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下午医院的事儿,这么快就传到家里来了。
吃着饭的老孟头也是一抬头,疑惑的朝陆希言脸上望去,显然是在问,这是怎么回事儿?
“打什么架,你姐夫这体格,不被人打就不错了,还跟人打架?”孟繁星瞪了弟弟一眼,轻斥道,“咱们家吃饭的规矩忘了?”
孟浩脸色讪讪,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低头扒饭。
老孟头不想破了自己的规矩,因此一直等到吃完了饭,这才将孟浩叫去了自己的房间。
“爸,我去厨房帮小何?”
“你也一起来……”
“呃……”孟繁星一呆,这事儿她也躲不过去了。
陆希言脸色一变,这老孟头儿该不会把他也叫过去吧?还好,老孟头把两姐弟叫过去之后,就没再叫他。
……
“先生今天壮举,我们都听说了,这个!”书房内,闫磊憋不住笑意,冲陆希言竖起大拇指道。
“你也来以为我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吗?”陆希言哼哼一声。
“哪能呢,我都听说了,先生第一拳就把那姓刘的鼻梁给打断了,然后对战十余招,那是丝毫不露下风,厉害。”
“别再那里恭维我了,我让你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陆希言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拳脚功夫,他的确不如人,但是如果有一把手术刀在手的话,那对方除非是铜皮铁骨,否则倒下去的一定是他。
“我查了,给您起这个‘上帝之手’外号的是一家《东亚日报》的报纸,是一个记者采访了几个您的病人,然后在报纸上连续报道了您的医术,然后称您为:上帝之手,还有不少报纸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影响不小。”闫磊道。
“报纸呢?”
“我收集了一些,要给您拿吗?”闫磊问道。
“都给我拿过来。”陆希言感觉不寻常,无缘无故的有记者去采访他的病人,还在报纸上吹嘘自己。
这年头还有这样的好人吗?他还真有点儿不相信。
不一会儿,闫磊取了一叠报纸走了进来,至少有二三十份之多,陆希言一见之下,眉头轻蹙了一下。
“闫磊,第一份报道是哪一张?”
“先生,是这一张,《华报》。”闫磊早就按照报纸的日期前后顺序排列好了,从最底下的抽出一份报纸递了上来。
“仁心仁术,外科圣手——本报记者专访广慈医院陆希言博士。”
陆希言愣了,自己什么时候接受这个华报记者的采访,根本就是莫须有的事情嘛,再看内容,倒是没有任何贬低或者污蔑,某些方面甚至把他写的太好了。
紧接着,这位记者有陆续走访了他的病人,写了好几篇的相关的采访的报道,陆续发表在《华报》上面。
紧跟着就有报纸采纳这位叫李鸣的记者的报道,转载他的为章,颇有点儿为他扬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