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国企民企和外企,眼光(5)

重生在70年代 宁溪南 1118 字 9个月前

89年的时候,对民营是进是退的争论达到最高,也从而引起了党内争论,甚至当时有些地方的民企负责人都被抓起来了,那真可以说是人心惶惶。

好在邓公顶住了所有压力,92南巡一锤定音,连谁反对谁下台的话都说出来了,才扼制住了这股思潮,把国家的方向调回了改革开放的正轨,也第一次把改革和开放放在了一起,当成一件事来抓。

92年到02年十年间,民营企业极速的成长扩张,成为国内市场的中坚力量,从而带动了国内老百姓的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令全球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

……

张兴明敲了敲本子,政治大势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只能再等等了,对王洪伟说:“国外的企业都什么来头?”

王洪伟在本子上看了几眼,说:“美日企业占了大多数,其中农机,农药,种子这三类企业比较多,然后是饮料,电子科技还有汽车,这里要说一下,德国大众拒绝了我们的邀请,中方负责人说他们用不着花钱做广告,也不搞对外赞助,叫我们不要打他们的主意,反而是德国平治有兴趣,但是他们目前在国内没有厂,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很犹豫。法国企业我们也接触了一下,没回话。”

张兴明问:“没有服装企业吗?自行车?手表?黄金珠宝?没有?”

王洪伟摇了摇头,说:“手表和黄金珠宝这块我们没接触,服装和自行车比较靠前的全是国企,对我们的广告没啥兴趣,这个也强求不来啊?”

张兴明点了点头,心里对国企的短视叹了口气,难怪一进90年代国企像骨牌似的一倒一片,这些企业负责人的眼光实在是太短浅了,根本没有做大做强的念头和品牌意识。

眼光转向刘承厚,小伙子拘禁的笑了一下,说:“机器方面没有问题了,几个主机位的人员经过挑选全部就位,不过春晚过后能不能留住就不知道了,现在说这些也不太方便。

对机位的安排和切进这块这几天正在演练,保证不会出问题,咱们在内场搭了个监控指挥间,到时候可以现场调度,只要灯光不出问题,我这边绝对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