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明说:“可是你花这么多钱迁出来难道不升级吗?就我了解,歪选和南选两个厂,至少一半的产能还是原来小日本时期的设备,不换?”
下面管企业的一个副督说:“就像李督说的,从尾巴做起嘛,一步一步来,成熟一步再走一步。你办这么多新厂大厂先进厂在这里,材料也是很重要的嘛。”
张兴明想了想说:“我要控股,七成。”
李省督哈哈笑起来,说:“就知道你小子在打埋伏。给你七成能做到什么地步?”
张兴明摇了摇头说:“还是得一步一步来,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大了,几百亿的规模,涉及的工人数量也大。只能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一点一点新建外迁,慢慢把整个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实力提上来,实现和国外同步。全方位的同步。
我要七成可不是想占国家便宜,说实话这和新建一个厂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必须得说的算,要不然我将来得哭死。”
杯钢属于大型联合企业,自有矿山,在新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个第一,1949年的第一炉钢水到中国第一块汽车钢,从第一杆枪到第一门炮,说实话卖矿石都能挣钱,可是实际上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为什么矿石成了产品反而还不如卖矿石挣钱了呢?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过了一会儿,主管企业的副省督说:“杯钢又立功了,研制出来了自行车链条用钢,结束了链条钢进口的历史,这个报告今天早晨才交到我这里,正在向国家申报。”
张兴明说:“如果我没记错,杯钢的热轧钢设备也是自己研制,国内的第一条吧?可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效益却上不去,你们不奇怪吗?一家企业,国家要的是税收和就业岗位,企业要的是效益和发展,谁控股很重要吗?起码我还是个中华人,杯溪人。”
全书记拍了下巴掌说:“说沈东新区的事情,怎么扯到杯钢上来了,这事报到国院就完了嘛。小张,你也不用报怨,我理解你对杯钢的感情,省里也支持你的主张,行吧?说说,新区这边你还有什么想法?”
张兴明想了想,说:“我就想知道整个新区我垫的钱省里什么时候能还。”
整个奉天以东,以煤都到钢城杯溪为轴线,往西是平原丘陵地带,往东就进入大山区了,一直绵延到边境线。
现在,从奉天老奉抚线往东一直到杯溪县清河城,十几支施工队披荆斩棘的穿行在丛山密林里。
修路,挖河,小山丘陵被炸平,石料土渣回填到低谷山峡之中,大批的山民被迁移出来,集体落户在柳泉一带规划好的新城。公路已经初具雏形,各种管线跟进,位于中心峡河位置的电厂已经在建设之中。
和省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到山里转了一圈出来,张兴明来到省委报道。
省里几位大佬集体接见了张兴明,大家坐在省委沈东新区工程指挥部的会议室里喝茶聊天。
墙上挂着大大的新区规划政区图,旁边挂着工种工段时时进度表和各种统计数据。
“小张,我们所有同志可是把宝都押到你身上了,你得多回来看看,外国有什么好嘛,吃不惯睡不惯的,再说你小女朋友也在这边,总往外跑什么?”全书记调侃的开了个头。
张兴明说:“没办法,不出去好东西怎么弄回来?咱们这边所有企业拆迁整合以后都面临着技术升级,设备升级,我得去挖宝啊。”
李省督说:“你在万宁那是怎么回事?我看那边也在搞工业新城。”
张兴明说:“对,那边也在搞,我的计划是一南一北两个工业基地,咱们这边是基础,以材料和重工机械为主,那边是以产品为主,相辅相成嘛。那边主要是合资和外资企业。算是一种技术导入吧,最后还是要在这边生根发芽。”
全书记问:“现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张兴明说:“资源和企业的整合,搬迁前的准备工作,还有,要解决干部问题。现在企业干部太多了,而且大多数是外行指挥内行,搬迁以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