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的阵型需要空间维持,越人左翼再次被打崩,派出了六百人追击使之不能重新集结,这样越人的侧翼就暴露出来。
剩余的六个连队整队之后,配合那十五门火炮包抄越人的侧翼,就等于给正面减轻压力。
想要靠这九百人打败越人的主力不可能,但这九百人却能严重降低越人的战力。
战场需要空间,就算越人有十万人,在两翼不能展开的情况下,正面只能挤下来和义师人数差不多的士卒。
左翼不崩,越人可以展开的部队就越多,义师的局面就越难看。
而左翼崩溃,第七旅包过去,越人侧翼受到威胁的同时,只能把原本就有限的战场空间再挤压出一个对抗第七旅这九百人的地方。
挤压的越狠,越人的阵型就越难维持,施展不开。向右展开,右边又是义师的中军所在,也没有空间。
现在第七旅的任务,就是掩护这十五门炮,利用还成建制的火枪手优势,和足够的距离空间,给越人的左翼造成最大的恐慌,挤压越人的空间。
于是六个连队重新整队之后,迅速从侧面压向了越人,利用己方的机动速度优势,逼得越人无法做出继续在左翼展开的变动。
越王翳担心那五百骑兵的存在,不敢再让阵线继续向左展开,因为原本的左翼已经崩盘,己方再往左翼展开,那么到处都是漏洞,很可能被义师的骑兵绕后冲击。
同时寺区的那两千人,如果继续相左机动,需要的时间太多。战场已经乱了,徒卒的机动性和义师那些人差的太远,真要是绕到左边继续威胁,说不定要半个时辰时间,半个时辰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
与其这样,不如维持现有的战场空间,寺区的那两千人也不继续向左运动继续制造侧翼,而是直接加入到中间的战场,顶住第七旅的九百人。
否则机动到左翼重新展开,相当于半个时辰的时间内,义师的那九百人可以直接加入战场,而寺区的那两千人在半个时辰之内等同于不存在。
原本已经很密集的战场,随着寺区这两千人的加入,更加的密集,可越人的战阵不是义师矛阵那样密集的阵型,双方军阵的套路完全不同。
持剑持盾的,需要矛手两倍的空间才能施展,真要是被压成人贴人,很难发挥出全部的优势。
但现在越王翳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快点把这一支义师消灭掉,赶紧撤出战场,日后再慢慢围城。
六指和旅帅指挥着第七旅的六个连已经接近到了越人中军的左侧,但却没有立刻展开肉搏,而是命令火枪手排成五排,采用轮序射击的方式,用火力进行打击。
因为这几个加强了火枪手的旅在改动之初,在六指被派到第七旅做旅代表的时候,适就给他讲过:这几个旅,靠的是火枪杀人,而矛手只是为了掩护火枪手而存在的。
现在随着三个矛手连队去追击越人左翼的溃兵,第七旅剩余这些建制中火枪手和矛手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一,抵近冲进肉搏全无优势。
于是,在距离越人五十步的地方,第七旅的六个连队停下脚步,火枪手开始依次射击。
那十五门转向的火炮,也开始轰击越人被挤压的越发密集的中军。
只不过,战场正面的情况对义师也颇多不利,正面的火枪手半数都在持短剑格斗掩护矛手的边侧,剩下的也只是撤到后面自由乱射,战线已经岌岌可危。
很多人拔腿就跑,回头撞上了还在往前冲的人,又把这种惊慌的情绪传递给别人。
很多人听到义师那里传来了急促的鼓声,还有那让人惊恐的整齐的踏步声。
三个连队的矛手,一个连队的火枪手,按照命令同时发动了冲击。
越人本来已乱,这时候的冲击哪怕人数不多,一样可以造成铺天盖地的气势。
庶轻王高喊一声,本连队的火枪手扔掉了火枪,从腰间摸出短剑,跟随在两个矛手连队的中央,朝着已经溃散的越人冲击过去。
越人已无战心,这四个连队的任务就是趁着越人的混乱冲入阵中,让越人不断溃退再无集结的机会。
火枪已经没用。
所能用的,只有匕首和短剑,或有一些人拾起了越人扔下的矛。
四个连队,不过区区六百人,可对面的越人已经溃败,这六百人追着向后奔逃的三千多人,如猛虎入羊群。
追的越坚决,越人就完全没有集结的机会。
集结需要贵族,可贵族都已经在逃,谁又会站出来集结队伍呢?一个小小的徒卒,何必有这样的能力?有何必有这样的心思?谁跑得快,谁就赢了死亡,那些贵族进攻的时候有武艺,可跑起来的时候大家还不是一样,未必就跑不过贵族。
集结需要空间,否则乱成一团,彼此都不认识,又怎么可能重新列阵?不列阵乱作一团,又如何能够厮杀?
冲出去的四个义师的连队,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庶轻王扔掉了火枪之后,很快就杀死了一个越人,从背后刺向了一个正在逃跑的越人的后心。
三个连队的矛手还保持着最基本的阵型,开始小跑追击,但阵型也开始散乱,不过这不重要了,只要冲下去,越人就无反击的机会。
这四个连队冲出去之后,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十五门炮立刻开始调整方向,原本被己方士兵阻碍的视线完全空出,正可以参与正面的战斗。
而第七旅剩余的六个连,在确信右侧的威胁已经解除后,迅速整队,开始转向,朝着战斗最激烈的正面包了过去。
…………
正面的战斗,比起右侧的一击决胜要惨烈的多,也焦灼的多。
越人先集中了弓手,和这边的炮和火枪兵对射,弓手并没有占到便宜,义师也损失了不少。
随后越人的一些囚徒便发动了冲击,被火枪打了一轮之后,稀稀落落,和结阵的矛手们厮杀在了一起。
精锐的君子军也已经加入了战斗,他们凭借自小脱产训练的一身本事,是越军中的绝对精锐和主力。
只不过,他们面临的义师,却也有很多进行过三年脱产训练的人,密集的矛阵只要队形不散,很难冲进去。
义师的火枪手已经没有齐射的机会了。
前排的,抽出了短剑参与到矛手的战斗中,后面补替的矛手连队也在阻塞那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