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番模样,李德裕急忙大喊:“快传大夫!”
然后关切的问:“驸马爷可是哪里不舒服?”
鱼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平时好好的身体,怎么忽然之间就吐血了。
中书省在南衙,太医署也在南衙,两者之间相距不远。不多时,一位御医便出现在鱼恩身边。先是向宰相,户部尚书大人问好,然后在李德裕的示意下,开始给鱼恩把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医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一筹莫展。约莫半柱香功夫后,御医起身说道:“驸马爷的脉象中正平和,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不够有力。以老夫看,驸马爷需要在膳食上多做调理,多吃些补物。”
言罢告辞,给一堆人留下一堆尴尬。
鱼恩是怎么回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御医说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只是谁也不好意思说破。略微沉默一会儿后,李德裕打开话题,问的还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本相以为,这铁锅适合在全国推广,不知驸马爷意下如何?”
古人还没有专利的观念,看什么东西好,大家都学,都模仿,许多新生事物都是这么传播开来。
暗道一声佩服,难怪后世对李德裕的评价那么高,这位不但有眼光,还有魄力。认准的事情,一开口便是推广全国。
在中国历史上,铁锅是在宋朝才出现,两宋时期,甚至把铁锅和瓷器,丝绸同等对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贩卖的就是这三样东西。
等到了明朝,因为害怕草原上用铁锅制作武器,朝廷甚至命令禁止出口铁锅。导致少数民族求锅心切,造成他们生活的诸多不便。以蒙古为例,史载其“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如此缺锅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服软,进贡马匹等物请求明朝政府允许铁锅交易。但由于审批程序的烦琐,往往缓不济急。其二,来硬的,直接掳掠抢锅。史载:“铁锅乃虏所急者”,因而吐蕃、蒙古等“虏行寇钞,必以得锅为奇”。铁锅在此成了绝对的抢手货。想想那些一骑绝尘的骑兵头顶铁锅呼啸而去的场面,也是让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