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认贼作父(二)

晚唐驸马 最后的放逐 1232 字 2024-04-21

没有回话,只是眼中震惊尽退,虚伪淡化,对着鱼弘志点点头。两人倒算是心有灵犀,只是一个眼神便述说许多信息,鱼弘志也欣慰的点点头。

“没有天子,何人制约天下贪官?只有皇帝才会为了江山永固,消除民怨,诛尽不良。百姓会制约贪官?他们不会,他们只会给贪官利益换取好处,让贪官更贪。大唐村落,多聚族而居。一旦采用你父亲说的方式,那些官将不是贤能,而是族亲。为了族人的利益,牺牲其他人利益的族亲。这堆别人又公平么?”

话说到这里,鱼恩对老太监的敌意消减许多,多了一股敬畏。他们争的不只是对错,还是后世一个仍没有定论的问题:集权制与选举制。

“这还不是最可笑的事情,最可笑的是你父亲还想大事让百姓做主。咱家问你,都江堰,万里长城,灵渠,大运河。这些惠及万事的工程,哪个不是广征徭役才建成?若是让百姓自己做主,谁会同意?百姓才不管什么千秋万世,他们只管现在活的好。”

鱼恩说的没错,选举制的弊端太明显,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看得到。至于集权制,弊端也显而易见。集权制就像一棵树,皇帝便是树根,树根烂掉,整棵树都会死掉。

“只可惜你父亲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蒙蔽文宗,妄图用文宗的名义夺取神策军。咱家岂会眼看他把大唐带入万劫不复?”

话说到这里鱼恩已经很明了,两人政见不同,到真说不上是谁对谁错。但有一点鱼恩始终接受不了,政见不同会罪及家人?会至于全家不留活口,就连他这个皇帝的余恩也要杀?

似乎猜到鱼恩的想法,下面的话,正中下怀。

“灭你鱼家满门的人不是咱家,是仇士良。宫变本就是灭九族的事情,你父亲成事也不会放过我等。”

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有些事实就是这么赤裸。都说成者为王败者贼,谁会关心贼的死活?

鱼弘志也算个坦荡的人,丝毫不掩饰对鱼恩的杀意。只见他眼中精光一闪,冷冽的说:“咱家确实想杀你,无时无刻不想杀你。自从你父亲事败,咱家就想除掉你这个祸害。你可知为何?”

现在回答斩草除根?幼稚,若真是为斩草除根,六年多的时间,还会留他到现在?既然不是斩草除根,那就只剩下一种解释:“公爷是怕鱼恩受父亲影响,继续扛推举的大旗。”

鱼恩猜的没错,鱼弘志之所以对他想入仕的反应那么激烈,也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