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恩赦寇诏

晚唐驸马 最后的放逐 1104 字 2024-04-21

随着双脚踏入宣政殿,鱼恩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朝参,正式开始。

或许是对鱼恩心存愧疚,唐武宗决定在朝参上,亲自为鱼恩与孟刚授官。今天朝参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俩授官。

众人刚刚站定,殿中少监马公儒就昂声说:“圣上有旨,义昌驸马鱼恩上前听封!”

因为勋爵不高,鱼恩和孟刚站在最末的位置。听见这声传唤,急忙走出去,跪地高呼:“臣鱼恩接旨!”

“制曰,义昌驸马鱼恩,心思剔透,屡献良方。活字法堪比纸神之功,实乃恩泽万世之举,特赐岐山县开国侯,检效国子司业,职从三品。又有不辞辛劳,招降宝鸡山贼,为天下流寇表率,特封寇匪招讨使,义勇军指挥使,钦此!”

圣旨读完,鱼恩磕头谢恩,同时朗声说:“臣义昌驸马鱼恩,谢主隆恩!”

随着这一声谢恩,鱼恩长出一口气,知道自己距离目标又进了一步。从今天开始,自己正式迈入大唐权利的决策圈,可以参与决断,影响大唐的国策。改写不堪回首的历史,只剩下时间问题。

这一道圣旨让鱼恩安心,也让其他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个赏赐实在是太重。

唐朝对官职的册封其实很吝啬,除非是没有实权的勋爵,很少能有人达到一二品的实职。三公九卿,基本都空着,真正能坐上去的人凤毛麟角。

如果鱼恩的县侯只是个勋爵,众人倒也不至于这样。可是偏偏他后面两个实职没说品级,按照规矩鱼恩的实职也跟着成为从三品。相爷的中书令不过是正三品,从三品的实职不说是位极人臣,也已经相差无多。

从这个角度看,白居易为鱼恩仗义执言,搭上个从二品的太子少傅,这个人情欠的确实很大。鱼恩还一个活字印刷术,还真不好说谁赚谁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