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要故土,就不能把他调回来,那么自己就必须给鱼恩一个满意的交代。义昌公主非但要皇帝亲自处理,而且处理的还只能重不能轻。
李德裕想将鱼恩一军,却不料鱼弘志用鱼恩的一封信,反将皇帝一军。这一次,就连老谋深算的李德裕都犯了难。鱼恩书信中的诱惑力太大,让他也不敢轻易取舍。
正如鱼恩在信中所说,如果真能拿回黄河以南,国内突出的土地矛盾将迎刃而解,贪婪的世家门阀也将暂时得到满足。解决这两个大唐最尖锐的矛盾,朝廷可以喘息好长时间,国力蒸蒸日上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况且在刘禛内乱,河朔三镇态度不明,各地藩镇或有观望的当下,朝廷既然不想放弃到手的利益,那还有什么比西征的义昌大胜更好的消息呢?只要义勇军能打一场大胜仗,定然可以震慑四方不臣,让那些骚动的心平静下来。
正当皇帝和宰相左右取舍之际,鱼弘志又往本就倾斜的天平上加了一块分量很重的砝码。
“启奏圣上,老奴老了,处理事情心思转的越来越慢,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老奴乞骸骨归田,弄孙为乐,颐养天年。”
乞骸骨便是请求致仕的另一种说法,在大唐风雨飘摇的当下,唐武宗岂能放走他这个肱骨之臣?
他这句话瞬间就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唐武宗只剩下一个选择。
老狐狸的心思很快,李德裕的心思也不慢,在知道自己选无可选的时候,马上想到用另一种方式挽回皇家的尊严。
“臣启圣上,臣以为,公主殿下伤属官,害忠良,多行不义,有伤皇家仁义,当入仙家修行恕罪,为大唐祈福。”
这就是相爷高明的地方,将惩罚换了个说法,既保留了皇家的威严,让皇帝可以接受,又给了鱼恩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因为气死郑粹这个家奴,堂堂皇家公主为为之出家祈福超脱,鱼恩还能说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的惩罚?更好的交代?
而且如此一来,因为公主已经出家,鱼恩还可以避开和离这个禁忌,堂而皇之的娶别人当正妻。这种技能告慰郑粹在天之灵,又能给自己落下实惠的好办法,他又凭什么不接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