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可信度,鱼恩特意把数字卡在特别别扭的位置上,这样一来对方才不会因为担心有更多的玻璃酒杯而压低价格。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塔米兴冲冲的走了,显然是联系买主去也。
……
买主很有钱,也很实在,并没有像鱼恩想的那样,做出什么黑吃黑的事情。人家只是问塔米一句:“可否用绢帛?”
其实在唐朝后期,绢帛的地位并没有铜钱高,各种交易多以铜钱为主。然而对于阿拉伯商人来说,最好的货币还是绢帛,因为他们就算是要了铜钱,最后还会换成绢帛和瓷器。
为了符合自己的身份,塔米当然不会反对用绢帛来交易。
在得到他的肯定的回答后,买主就开始往邸店拉绢。前前后后足足将近十车绢,人家眼睛都没眨一下。等绢拉够了,人家才要求塔米出示玻璃。
当塔米把装着玻璃的箱子一个个打开后,买主特淡定的说了句:“玻璃我带走了,绢归你。”
然后也不理会风中凌乱的塔米,带着酒杯就这么离开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阿拉伯商人忽然发现这么多绢帛不好带,然后和某个有钱人换了金子。
金子是真是假鱼恩不知道,他只知道最后把这些绢帛上缴国库的时候,唐武宗那张笑眯眯的脸,还有那个让他多卖玻璃的可恶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