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圣旨下

也许是于心不忍,亦或是出于别的原因,只见公公说道:“其实寿王大可不必如此失落,想必以寿王的睿智应该明白,此时的长安城并不适合王爷,与其在这里相互提防,还不如外出做个安乐王爷!”从这一番话语足以看出面前的公公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心灵扭曲,看得出来,对于面前的寿王,公公有着出于善意的关心!

李清理解的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继而,抱着试试的态度,缓缓的说道:“不知寿王妃可否跟随本王一同前往!”

这个,当然可以!只要寿王能够明白大家(唐朝宫内侍人对皇帝亲切地称呼)的一番心意即可!若是准备好的话,还请,王爷即刻启程!

听到面前之人如此言语,李清又怎会不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呢!心中忍不住,一阵冷笑:“如此迫不及待的就想将自己赶出长安城,还真是有点迫不及待啊!”冷笑之余,李清向着一旁笙歌艳舞的兴庆宫望去,不由的坚定了自己内心的决定!

李清不由得向着身边的韦嫣语暗自问道:“寿王府现在好有多少资财?”幸亏如今的李清脸皮够厚,身为寿王府的王爷竟然不知道自己王府的资财,李清不由得感慨道:“自己这个王爷做的还真是“可以”!

对于寿王的困窘,善解人意的韦嫣语自然明白,缓缓说道:“王府现在仅有不足一百两纹银,想想也是,作为当今最位高权重的王爷之一,府中的资财竟然不足百两,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相信吧。

若是放在其他王府,王爷赏赐下人动辄就是十两二十两纹银,李清暗自感叹了一声:看样子无论在何时,手中有钱才是王道,没有钱一切都是虚的,有了资财才可以开展自己的计划。

李清缓缓的说道:“取出三十两,送与面前的这位公公。”

对于李清的话语,韦嫣语没有半分犹豫,赶紧回身去府中取来,即使不知道原因,也没有半分推脱。

眼见韦嫣语回府取银,李清亲昵的与面前的公公交谈起来,说是交谈,不过是李清费尽手段的吹捧而已,只把原本一脸严肃地公公吹的喜笑颜开,一脸满意地看着面前的李清,若不是顾及到李清的身份,恐怕都有与李清李清当场结拜的冲动了。

其实李清之所以如此费尽心思的结好公公,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李清两世的记忆,对于宫中的内侍手中的权力可是十分清楚的,朝廷的一些权贵自诩清高不愿与身体残疾的太监们礼尚往来,在李清眼中,那是他们的损失!

若是宫中有人的话,那么一旦有人弹劾自己或者想对自己不利,自己总能事先知道,防患于未然,而且自己也能对宫中之事了如指掌,这对自己性是很有帮助;相比最后一点,前面的都是次要的,有时若是需要他们进言,那威力可丝毫不比枕边风差上半分!

对于唐朝历史很是了解的李清可是知道,如今风光无比军权在握的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日后就是因为宦官边令诚的一句谗言,被玄宗皇帝斩在潼关城下。

要知道,安西四镇节度使可时掌控大唐万里河山拥兵上万的大节度使,可不是岭南经络使这般鸡肋般的职务可以媲美的!虽然同为节度使,但依然有上下之分!即使职务不分上下,但手中掌军数量,属地富庶程度依然将他们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