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太平将军

大乾长凤 南音北巷 2107 字 2024-04-21

此战马身高七尺有余,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浑身褐色毛发油光水滑,明显是万里挑一的不世良驹。

而在此战马之上端坐的男人,姿态仪容相比胯下战马则差了不止一点半点,身高不到六尺,相貌平平,年龄已经五十开外,两鬓霜白,肤色粗糙,举手投足之间不像是统帅六大军之一的大将军,更像是田间地头务农的憨厚老农。

若非熟识之人,任谁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老农,竟是手上沾染了上百万条人命的太平将军。

顾仙佛伸手顺了顺胯下战马的顺滑鬃毛,笑眯眯说道:“小黎啊,你说东越这群杂碎的先头军,离咱们多远?”

在顾仙佛身后白马之上,有一白衣飘飘之风流儒士,姓黎唤清,顾仙佛身边头号智囊,亦是贴身副将,武功享誉天下,智谋举世无双,文武双全,占尽天下写意风流。

顾仙佛曾言,立下十分功劳,六分当属黎清。

听到顾仙佛问询,黎清随意向前眺望一眼,轻声回禀道:“约有六百步之遥,我们西凉军之中,射程最远的床弩可达到八百步,但是这次大将军日夜行军,床弩笨重,拆卸又太麻烦,故并无带来。”

顾仙佛收回粗糙手掌,转头看了黎清一眼,眼神戏谑:“小黎啊,床弩射不到,以你的膂力还射不到?你要是想抱怨就正大光明抱怨,什么时候你和我说话都转弯抹角了?”

黎清侧目,认真问道:“大将军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顾仙佛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散去:“八年前,我与商酌撮土为香,义结金兰的时候,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我顾仙佛与商酌,虽无血脉之名,却有血脉之实。东越举国犯边,皇帝御驾亲征,二十万甲士兵强马壮,商酌的东陵军不可能抵挡得住,目前放眼六大军之中,除去拱卫王室的御林军和禁卫军,也就我西凉军,能与东越一战。”

黎清面色平静,探出右臂捏住一支射向顾仙佛面门的暗箭,随手丢弃之后方才慢慢说道:“大将军,咱们西凉军并未收到陛下圣谕,您私自带着西凉军离开辖地开赴东陵,此战不论胜负,陛下都少不了找您的秋后算账,大将军您应该知道,东越这块平定了以后,南吴北越更不敢有任何动作,契戎蛮子也只能选择蛰伏,咱们大乾,论功行赏的日子,可就要到来了。”

顾仙佛随意点点头,身后阴影里蓦然闪出两道黑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直冲向前方黑夜里,不出三息时间,前方传来数声惨叫之后,便重新回归平静。

顾仙佛仰首凝望着天边一轮月盘,语调怆然:“羊宫先生之前已经与我说得很明白了,若是东陵守不住官渡,东越便会直入中原,南吴北越定会遥相呼应,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局,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啊,到时候,咱好不容易有的这点安稳日子,又要随之烟消云散了。一为金兰之义,二为苍生之情,这趟东陵道,咱不走不行啊。”

黎清看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太平将军,轻轻叹了一口气:“要么,咱西凉眼睁睁地看着东越闯过东陵道,等待着大乾再次大乱,以大将军的本事和手腕,定能从中豪取一方天地;要么,西凉军直入东陵,大将军堵上身家性命与前途似锦,来为大乾百姓,换一份太平生活,天下所有人都在看着大将军,您做出了这个选择,对得起天下百姓,亦对得起大乾国号,可是……却对不起您自己啊。”

顾仙佛呵呵一笑,搓着手笑道:“小黎啊,你是读书人,懂得道理多,做人也周正,但是我不同啊,我就是一个杀猪的出身,私塾上了没半年就被先生赶了出来,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如今能做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老天眷顾了。”

顾仙佛稍微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今年已经五十有四了啊小黎,自二十岁为大乾南征北战开始,这三十四年里,我灭了大小十七国度,手上沾染得人命又何止百万,大道理我不懂,只是因为擅打仗,会打仗,就一路冲杀过来,死在我手下的那些人中,又有多少无辜之人呢?我顾仙佛不过一介屠夫耳,如今钟鸣鼎食,权势滔天,一餐饭食的银子足以寻常人家十年花费,一身锦衣价值可抵千尺布匹,我欠了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现在也到了该还回去的时候了。咱老顾不识字,读书少,大道理也不懂,但是最基本的欠债还钱,咱毕竟还是明白的。”

黎清面色冷峻,直言不讳:“欠了天下百姓的你还了,那欠……我姐姐的你拿什么还?她自从跟了你之后,半辈子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现在已经身怀六甲接近临盆,又要跟你来到东陵,身处险地之中,你可曾考虑过我姐姐的感受?”

顾仙佛低头,沉默不语。

东越部之中已经传来阵阵战鼓之音,浑厚悠长,绕梁三日。东越军二十万甲士已经开始慢慢运作起来,一条条军令有条不紊地自龙辇之中传出,再借由快马传令官传到各个千夫长百夫长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