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恶

隐龙惊唐 八无和尚 1222 字 2024-04-21

李孝恭闻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

他下令,敢向禁军动手的,直接抓捕,拿下问罪。

这命令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妥。

禁军是朝廷、皇室的颜面,就算学子、生员再占理,也不能动手不是?

可这在平时很正确的命令,到这个时候就变了味了。

不知道是谁第一声喊出,“朝廷杀读书人了……!”

之后,就乱套了。

这就象一个火把扔进了火药桶,不炸了才怪。

学子、生员义愤填膺地开始冲击承天门。

引带着原本老老实实静坐的百姓也来了劲了,他们开始还受各自主事人统属,到了后来场面一乱,谁还在乎谁啊?

生来吃瓜观热闹的人啊,到了这个时候,就不嫌事大了。

骚乱渐渐演变成了暴乱,承天门横街的住宅、衙门、店铺等开始被波及。

被波及的人又被裹挟其中。

那边李孝恭慌了。

怎么办?

杀?杀不尽,而且也不敢杀,毕竟面前的是学子、生员,还有京城百姓。

不杀?顶不住!

面对着发疯般冲击承天门的数万人,禁军将士只能挡,不能还手,这样如何顶得住?

李孝恭只能进宫,请示太后。

郑观音听闻情况,大急。

这要是让乱民冲入宫中,岂不成了笑话,关键是宫中女眷如何面对骚乱?

郑观音做了个错误的决定,下了道懿旨。

原本郑观音是想先与朝堂达成统一,再以懿旨的形式确定太子人选,等皇帝回京,再正式颁布圣旨。

可这个时候郑观音心乱了,她只想尽快平息骚乱。

既然事情的起因是册立太子,那么只要立了太子,就能平息事态。

可谁能知道,事情的起因,往往不是解决事情的结果。

何况,这事背后有人。

郑观音的懿旨,只是让骚乱暂时停顿了大概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意犹未尽的人们,掀起了更大的骚乱。

过了午时,疯狂的人们开始打砸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