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懋康正等着皇帝,见过礼后,他拿出一枝火铳递给周遇吉道:“请周将军试着打前面的靶子。”
周遇吉打量了一下这枝火铳,只见与原来的火铳稍有不同,主要是枪管要长一些,他拿起火铳对准前面的靶子扣动扳机,一颗铅弹正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带头给他鼓掌,周遇吉准备清理后再装药,毕懋康又递过了一支火铳,周遇吉拿着继续扣动扳机,一共十枪,有七枪都打在靶子上。
朱由校笑道:“不错呀,本来不准的火铳竟然能让你命中七成,技术大进呀。”
周遇吉摆手道:“皇上,这应该是枪的问题,不是臣的技术问题。”
毕懋康也上前笑道:“皇上,这是我们新研制的一种火铳,在枪管里面刻了一些线,可以让铅弹沿着线喷出枪口,这样就增加了准确性。”
朱由校拿过一支火铳,从铳口看过去,果然里面有几条直线。原来是线膛枪呀,自己怎么忘记这事了,线膛枪比滑膛枪要更准确,射程更远,在研制燧发枪时本来就想过,只是因为当时的铳管都是手工制造,担心加膛线会大大减缓速度,所以就没有说。而后来有了机器钻枪管时却又忘记了。
他决定要弥补,于是开口道:“这种火铳里面的线可以改成螺旋形的,然后子弹改成长条状的,这样会使子弹更稳定。”说着拿起一根树枝,在地面上画出了子弹的样子。
毕懋康看了看皇帝画的东西,想了一会说道:“这样装弹会很麻烦,长条子弹不如圆球子弹好装,会影响射击的速度。”
朱由校笑着拿起树枝,指着子弹后部道:“在这里造一个空洞,里面加一个木塞,火药燃烧时木塞就会让后面膨胀开来,所以子弹可以比铳管细一点,这样装弹就会很容易了。
毕懋康又想了一下,然后跪下道:”皇上实在是天生聪慧,臣等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