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这才知道明军没有说假话,这种能冒火的棍子确实不用挨着就能伤人。一时他很是尴尬,上前吧,五根能冒火的棍子绝对能把他打得全身开花,自己的身体不会比狗硬多少。退吧,大话已经放出去了,这么多的族人看着呢。
这时大汉后面一个老汉走上前来,一巴掌打在大汉的头上骂道:“还不退下。”然后满脸堆笑地对郑咤说道:“小儿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将军威武,请将军恕罪。”
郑咤见终于出来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人,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当然可以杀掉大汉,但一来他觉得杀本族人不好(小琉球都是福建沿海人,只不过来的时间较早所以会与汉人有些区别),二来他不想受到无穷无尽的骚扰,能够通过协商来解决彼此的分歧是最好的。
他也笑着回道:“老丈言重了,我们想在这里用一下你们暂时用不了的地方,不知可否。”
老汉连连点头:“当然可以,我们族里人口不多,用不了那么多地方,请将军自便。”
郑咤也投桃报李:“我们带了一些耕种的农具,后面还会带来耕牛和新的种子,到时会匀一些给老丈的部族,希望老丈不会推辞。”
老汉连连感谢:“谢谢将军了,祖先曾言,我们也是来自海的那一边,既然我们言语相近,想来应该是一族之人,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郑咤问询了老汉,才知道他们叫秋平部,老汉是族长叫秋海,那个大汉是他儿子秋风。秋平部一共是三百多人,以耕种为生,不过他们的耕作技术比较老旧,效率较低。
郑咤先划定了筑城的地点,然后在筑城点外开始修建临时房屋。秋海见到了他们的建筑技术,于是向郑咤请求帮他们修建房屋,并愿意用秋平部的人力来换取。郑咤和他们商定好,明军出一个人指导他们修房子,秋平部用两个青壮劳力帮他们筑城。
不久以后,陈厚甫派人由梭标的手下带着从陆路找了过来,郑咤这才发现,其实两地如果走陆路根本就不是很远,陈厚甫的手下说,两地相距最多不超过六十里路,且中间并无太高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