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哲道:“这当然不行,有杀害大明人的均不能容许他们投诚,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不管怎么样,不能寒了本国人的心。”
朱由校本来还是有些赞同骆思恭的观点的,觉得投诚的将领可以减少大量的伤亡,在与建奴的战斗中会有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后世人的普遍观点。不想大明人在这方面却固执得很,既不愿意用谎言暂时诱人投降,也不愿意用后面的功劳来抵消前面的罪责,最多只是抵消以前所犯的错误。
虽然满朝官员都反对自己的想法,但朱由校却并没有什么恼羞成怒的感觉,反而觉得大明人有些可爱,至少比后世那些只要达到目的,手段是不用计较的人要强得多。
他咳嗽一声,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道:“很好,就按首辅说的去做吧。只要有杀害我大明军民的人一一不得饶恕,象李永芳,孙得功这样的人即使投降,也要杀掉祭奠死去的英魂。骆指挥使,这一条原则不可以松动。”
骆思恭躬身道:“谨遵陛下吩咐,请陛下放心,锦衣卫绝对不放过一个坏人,誓将所有的乱臣贼子一网成擒。”
此事就些议罢。黄克缵道:“陛下,王总督从蒙古收来大量的羊毛,现在已经全部运到京城,仓库已经快要不够用了,因此来问,是不是继续收羊毛?”
朱由校倒是忘记了这件事,而大臣们大多也是第一次听说朝廷从蒙古人那里收购羊毛。尚宝司丞吴尔成站起来说道:“陛下,要结交蒙古,可以多用银钱,或者收购如马匹牛羊等物,羊毛无用,反而占用仓库,主持此事之人,当罚。”
当下有多名大臣也站起来支持吴尔成的观点。蒙古是大明死敌,但在建奴兴起后,已经位列威胁的第二名,常常被大明用来牵制建奴,例如以前的用银买建奴头颅之事便收到了一些效果。但大臣觉得用钱买羊毛,钱是花了,而情又没有,特别是东西又没用,可谓是什么好处都没占到,所以大家觉得这事做得太差,应该惩罚办这事的人。
朱由校道:“此事是朕特命钦差施邦曜去做的,众卿不用着急,朕在三个月后,就能让众卿知道,买羊毛这事绝对不是亏本的买卖。”
吴尔成道:“陛下贵为天子,请慎言慎行,不可出此商贾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