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微臣拜见陛下

三国之大汉崛起 姜梵 2212 字 2024-04-21

徐邈听了这话,眉头顿时顿时皱了起来:“改游牧为农耕,将其收为汉人,的确是永久解决羌人的办法,只是陛下应该是强迫他们,以其性命为威胁迫使他们答应的吧?

若不是以性命相逼,他们怎么会答应放弃现有的权利呢。他们失了利益,将来还是会在生事端,而且这些羌人只是羌族的一部分,如今你对他们这样,其余部落的羌人只怕会抵抗激烈啊。”

“先生果然不愧为大才,一语中的。”刘禅笑了笑说道:“朕说的只是大概得计策,你且听朕慢慢道来。”

随后,刘禅便自己设想的如何解决羌人问题的办法,都一一告诉了徐邈。

徐邈不看重名利,但割舍不下百姓,刘禅只有以羌人问题才能留住徐邈。

刘禅说完,徐邈闭上了眼睛,思考着刘禅说的话。

刘禅起身,对着闭目沉思的徐邈说道:“羌人问题颇为麻烦,朕的这计策实行起来,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但一旦完成,雍凉之地便可长治久安。

先生对于凉州的风土人情,各个势力,以及羌人势力都非常熟悉,只有先生才能帮助朕,帮助凉州百姓解决羌人隐患,因此这凉州刺史之位,这造福雍凉百姓之责,非先生莫属,还请先生莫要推辞。”

刘禅说罢,向着徐邈躬身一礼。

“哎!”徐邈缓缓睁开了眼睛,摇头苦笑一声,从座位上起身,向着刘禅躬身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先生快快请起,朕不喜得雍凉,喜得先生也,来人啊,摆酒设宴,我要与先生好好喝一杯。”刘禅闻言大喜,连忙将徐邈给扶了起来,这徐邈的执政能力不弱于徐庶,董和等人,如今大汉又添一大才也。

最关键的是如今大汉的官员都走不开,而凉州百废待兴,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必须要一员顶尖人才来治理,而这徐邈正是最合适的人。

听了刘禅的话,徐邈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刘禅,看了片刻,不由得摇了摇头,心悦诚服的赞叹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魄力。”

刘禅生于公元206年,如今不过十七岁,像在刘禅这种年纪便初登大宝当上皇帝的不是没有,甚至有不少。

但哪一个像刘禅这样?军政大事握于掌中,将麾下一群桀骜不驯的文武大臣管得服服帖帖的。

纵观历史,像刘禅这样年纪的皇帝,哪一个没有辅政大臣辅佐?要么就是外戚丞相之类的把持朝政。

秦始皇嬴政二十二岁才亲政,西汉武帝刘彻虽是十六岁继位,但也是到太皇太后窦漪去世时二十一岁才彻底掌控国家军政。

似刘禅这种少年登基,便掌控国家军政大事,御驾亲征建立丰功伟业的皇帝,还是头一份。

以前的魏国,在曹操的领导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个个诸侯在曹操的兵锋下被扫除,一统天下并非难事。

可如今,雄主曹操已经归天,曹丕之才远远比不上曹操,如今更是丢了六盘山以西的雍凉之地,大魏隐隐有日薄西山之相,见到刘禅之后,徐邈更是觉得,魏国已经难以阻止刘禅统一的脚步了。

刘禅笑了笑,询问道:“朕欲以先生为凉州刺史,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徐邈摇了摇头道:“算了吧,人老了,陛下若不杀我,我还是在家琢磨丹青吧。”

一开始刘禅气势汹汹而来,徐邈以为刘禅是要杀他,不过二人交流了几句,徐邈知道刘禅不会杀他了,而他有儿有女,自然也没有自寻短见的念头。

“先生年不过只五十,谈何老也?”刘禅劝道:“前朝以来,凉州纷乱上百年,上百年的羌汉之战,双方不知死了多少人,凉州大地,人口从未上过五十万。

这上百年来,历任太守刺史不知凡几,却只有张德容与先生,将凉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如今凉州百废待兴,先生难道就忍心抛弃凉州百姓于不顾吗?”

徐邈听了刘禅的话,张了张嘴,却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