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汇报完毕,刘禅让群臣离去,将李昱给单独留了下来。
“坐!”刘禅让李昱坐了下来,对于李昱刘禅是百分百的信任,因为聂政经验的关系,如今他的忠诚度可是高达一百满值。
其四维能力也非常不错,李昱:武力93,统帅76,智力85,政治82。
几年的牢狱之灾,让李昱发愤图强,又跟着刘巴学了不少东西,有刘巴刚正不阿之风,可以堪当大任。
刘禅看着李昱说道:“你可知道朕为什么要成立拱卫司吗?”
李昱拱手道:“微臣愚钝,不知陛下用意,但陛下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绝无怨言。”
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经过三年的沉淀,李昱已经被磨成一把属于专属于刘禅的刀。
刘禅看着李昱说道:“朕虽然是大汉天子,但却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无法看清大汉的每一个角落,无法听到大汉子民说的话,所以朕需要一双眼睛,一双耳朵,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李昱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他拜倒在地:“微臣愿意做陛下的耳目,大汉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声音,都将无法逃过陛下的耳目。”
“好!”刘禅满意的点了点头:“拱卫司,虽然是朕的亲兵,掌管朕的仪仗,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还要成为朕的耳目,替朕收集情报,监察百官,发展壮大,还要向敌国渗透,培植势力。
其作用一,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二则是为对付敌国。
此次处理贪污弊案就是一个机会,可以借机发展,朕拨给你五百亲卫,由你调度,先以成都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需要多少钱,跟朕说,朕会全力支持。只是贪污弊案结束之后,朕要看到成果。”
原来刘禅之所以不设置御史台,而是将贪污舞弊案交给李昱来负责,只是要借机发展势力,若直接成立御史台,刘禅想要让李昱发展锦衣卫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过联想到明朝锦衣卫的弊端,刘禅没有给予锦衣卫逮捕,审讯的的司法权利,只有监察之权。
李昱拜倒在地:“陛下放心,微臣不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刘禅对李昱问道:“你可知朕此次召你过来,所谓何事?”
“微臣不知。”
刘禅沉吟道:“这一年多来,有官吏之家的子弟犯案,他们向廷尉府行贿,希望家族之弟能够免罪。
二十六起与官吏之家有关系的案件,参与行贿的官吏有十六起之多,幸得廷尉府由子初管理,官吏大公无私,将其检举,这件事你知道吗。”
李昱点了点头道:“微臣有所耳闻。”
刘禅问道:“那你怎么看?”
“国家蛀虫,死不足惜。”李昱淡淡的说了八个字。
当初李昱年少轻狂,做下的错事不少,可那是因为他少不知事。而如今的这些官吏却不一样,知法犯法,收买官员行贿,的确是死不足惜。
刘禅拍着手掌说道:“好一个死不足惜。如今我大汉初立,正值复兴的紧要关头,官吏大多廉洁奉公,但却仍旧有不少贪官污吏,犹如蛀虫一般,不断的蚕食我大汉。
这一次,朕一定要严惩不贷,原本朕想将这件事交给廷尉来办,不过廷尉需要处理全国案件,公务繁忙,朕不忍刘子初操劳坏了身体,所以想将这件事从廷尉府分出去。”
众臣听到这里,算是知道了,刘禅是打算将贪官污吏的案件交给李昱来办。
李昱脸色不惊不喜,站在原地等着刘禅的下文。
刘禅继续说道:“这全国的案子,邢狱都归廷尉管理,廷尉也实在忙不过来,正好这次出了这件事,所以朕便打算将在组建一个部门,为廷尉分担压力。”
“陛下!”庞统闻言拱手道:“您是打算将监察,审理官吏的权利从廷尉中分出来?自古以来,有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弹劾官吏,肃正纲纪。
不过目前我大汉并未设御史台,因此对官吏的监察,弹劾之权由廷尉负责,如今大汉出现了贪官污吏,陛下可重设御史台监察百官德行,整肃纲纪。
不过李昱年纪尚轻,恐无法担此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