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点了点头,望着城下诸葛亮喝道:“来者可是诸葛亮孔明?”
“正是!”诸葛亮轻摇着羽扇笑了笑,突然羽扇一指,对着王朗喝道:“汝是何人?”
“我乃大魏司徒王朗是也。”王朗挺了挺有些佝偻的背脊,向着诸葛亮拱了拱手道:“久闻公之大名,今日幸得一见,听闻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经天纬地之才,必知天命,如今何故兴此无名之兵啊?”
诸葛亮冷笑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自立,世人无不唾之。先帝奉孝献皇帝血衣带诏,立志讨贼,于汝伪魏不共戴天,岂是无名之兵?今我陛下御驾亲征,攻破陇山,兵临长安,汝贼军兵败如山倒,这便是天命。”
曹真见此,连忙对着王朗说道:“别跟他说这个,刘备仗着血衣带诏骂了我曹家一辈子,你休要跟他说什么名义之论。”
“大将军且放宽心!”王朗笑了笑,对着城下的诸葛亮喝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曩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争横。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傕、汜继虐;袁术僭号于寿春,袁绍称雄于邺土;刘表占据荆州,吕布虎吞徐郡: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天命所归也。世祖文帝,神文圣武,以膺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临万邦,岂非天心人意乎?
刘备居心叵测,为图帝位,四处传扬我文皇帝谋害前汉天子之论,却不知前汉皇帝刘协自知德行不足,效仿尧舜禅让于先帝,已被封山阳公。
我知公素忠汉室,必为刘氏蒙蔽,公若不信,我即可派人请山阳公到此。
届时是否我大魏得国不正,还是前汉皇帝效仿先贤禅让而来,便知分晓。届时公可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不失封侯之位。从此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曹真大喜道:“说得好,蜀国得国不正,就怕山阳公!”
“哈哈哈!”诸葛亮闻言哈哈大笑:“吾以为汝乃汉朝元臣,必有高论,却没想到你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论!”
次日,诸葛亮与张任,马超汇合,兵马共计九万五千,兵临长安城下。
这两个月,曹真在长安城布置了严密的防御,主要还是担心汉军用回回炮进攻长安,因此曹真采取了当年曹操镇守长安的策略,挖土成山以防回回炮。
诸葛亮率兵抵达长安城外,一面叫邓艾张任安营扎寨,一面出来视察长安城防。
诸葛亮与马超,林渊等将来到高处,遥望长安城。
诸葛亮看着长安城外四周的土山说道:“当年先帝以回回炮之威一路杀到长安城下,曹操便是如此布置,挡住了我军数月。
这土山之后,护城外河,城墙之下,也都布置了回回炮,想要拿下长安,千难万难啊。”
马超点了点头道:“是啊,魏军在城外堆了这么多土山,我军的回回炮虽然射得比魏军远,但有这土山为阻,却无法进攻到长安。而魏军在土山后方又布置了许多回回炮,我军也无法夷平土山啊。
如此只能耗了,一直耗到长安粮尽才有可能拿下长安。”
诸葛亮沉吟道:“魏军暂时还未派兵出城把守土山,孟起护我前往城下。”
马超询问道:“我虽可保大司马无忧,但大司马前往城下作甚?”
诸葛亮笑道:“如今长安已成孤城,城中士卒离开家中妻儿久矣,必定思乡,我只需三言两语,便可让其军心不稳,此于夺城有利啊。”
马超闻言点了点头:“既如此,我派人护送大司马过去。”
随后,马超叫人去营寨喊来数十骑兵,人人手持盾牌,诸葛亮坐上四轮车上,在马超林渊的保护下,来到城下。
由于诸葛亮刚来,正在安营扎寨,曹真还没有派兵把手土山,控制回回炮。
“大将军,不好了,诸葛亮到城下来了。”一士兵急冲冲的跑进了大将军府向曹真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