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众说麦当娜:
蔡依林大赞麦当娜的演出可得满分:真的太厉害了。我没资格给分,因为她太棒了!她还大赞灯光及音响水准甚高,加上麦当娜的演出,只能用目不暇给四字来形容。
传记作家塔拉博雷利对麦当娜音乐生涯的评述睿智而有趣:她不只是墙上的苍蝇,还是浴缸中的蜘蛛,地毯里的甲壳虫。一个充满争议的超级巨星,一个引领时代潮流的歌手。她是歌迷眼中的一个神话,一个难解的谜。
香港时尚人士黎坚惠:麦当娜是我的时尚偶像,从20岁,到30岁,到现在,到永远。
麦当娜就像是你所能想象到的最复杂的俄罗斯套娃,一层层拨开,但你永远也不曾见到过最里面最赤裸最真实的她——即使你好像已经看到过她没有任何掩饰的身体。但,你不能够触摸到她的多面的张扬的独立的善变的灵魂。
对女人来说,她是永远炫目的青春。对男人来说,她是一刻都不曾停止扭动的蛇样动物。对时尚界而言,她永远是活色生鲜的品牌载体和永远时尚的顶级魔女。
可以肯定的是,她本人就是一种商业与文化合成的能量合剂。她淘汰了时光,淘汰了时尚;同时,也创造了世纪、创造了时尚——时代在她那里,变来变去,其实,不过是lv与gui宠爱轮转;光阴在她那里,不断闪回,其实,不过是脱下或者穿上的外衣。
麦当娜是一呼百应的时尚领袖,用她的大胆前卫带动着时尚潮流。从乱蓬蓬的金发到顺直的黑发再到褐色的长卷发,从丰满肉感到肌肉紧实,从漆皮服到同性恋s装扮再到高级定制,这一切,均有人亦步亦趋地模仿而成为时尚。当年她一发话,内衣外穿就成为传世经典。设计师给她灵感,也反过来从她身上获得灵感。
不管有没有追身灯光的呵护,蛇样的身影,狂野出位的麦当娜,都是耀眼的焦点。而唯一不变的,是她——永远的时髦。
【本章完】
1992年,麦当娜凭借一曲《rayoflight》成功实现了她对新音乐类型的探索和个人转型。在音乐上已经非常独立的麦当娜开始了对倒萨战争的批判,使她的音乐从个人的鲜活转向了整个社会。
麦当娜是第一个以抽烟来炫耀性权力的西方女人,她是这种香烟女权运动的发起者。优雅的中产阶级一直在竭力抵制这种低级趣味,而麦当娜却用她的肉弹和抽烟姿态炸开了原本只属于男人的道德大门——是的,男人可以,麦当娜可以,于是女人都可以了。
在她的经典演唱会中,一身破时装,胸前两个雪糕筒装饰;她不穿内裤,让多少男人狂喷鼻血;她穿婚纱时居然倒立,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镂空无袖上衣、黑色齐肘的长手套、西装割裂露出内衣、军旗上身,把一个放荡不羁的麦当娜呈现在世界面前,让保守族愤怒,让男人们疯狂,同时也让女人们为之脸红雀跃。
她自言从没后悔过,但她承认:有时我问自己,为什么选择那样做?答案是,那个时期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声音能被全世界听到,于是想以一个解放的新女性的姿态向人类发出呼吁,而性、金钱、权力等元素都是我采用的表达手段。
有了第一个女儿后,她暂时远离了话题女王的头衔。当她重新出山的时候,麦当娜体现出了两种全新的变化:一个母亲和一个严肃的女演员。
她摘去假睫毛,露出有斑点的皮肤,洗尽铅华,漆黑直发如瀑,穿复古的大衣。她不再在歌词中离经叛道,摇身一变成了举止得体的淑女,穿低腰仔裤和古典长裙。当那些还在欲海浮沉的金发美女将她奉为精神领袖的时候,麦当娜已经悄无声息地上岸从良,从此相夫教子,一脸纯净。
麦当娜自从2000年嫁到英国后,一改往日的张扬,生活低调,不愿再被曝光。当初她曾担心自己的背景会给丈夫盖-里奇带来压力,可丈夫反问她,是两个人一起生活还是永远生活在人群中。现在她和丈夫不看娱乐新闻,甚至不上网,根本不理睬外界窥探她的隐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麦当娜先前的激情和狂躁被母亲的天性一扫而光,举手投足间都透出母性的温柔。她每天念书给孩子们听,不久前还为小儿子出了本床边书。现在她最痛恨狗仔队偷拍5岁女儿及2岁儿子,她渴望儿女在平静、无扰的环境中成长。
麦当娜尽管渐渐融入英国社会,但仍改不了大牌明星的脾气。她曾花900万英镑买下一处占地400公顷的僻静高雅的别墅,却嫌附近特技飞机训练场搅乱了宁静的生活。飞机的噪音和每星期来看表演的上千游客让她非常恼火,于是干脆买下这座造价80万英镑的机场,结果是造成300人失业。
麦当娜为女儿写了一本童话书叫《英国玫瑰》,它成为继《哈利波特》以外,第二本畅销全球的儿童书籍。她不远万里跑到非洲马维拉收养孤儿,屡次和慈善结缘,把爱心播撒给艾滋患儿。
归隐起来的麦当娜开始拒绝一切不良生活方式,开始了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生活。后来麦当娜又发现瑜伽对她有莫大的好处——于是她又把自己的肌肉练得比教练还健美。
转型成为妈妈之后的麦当娜,变身成为健康有机食品的热衷推崇者。麦当娜只吃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荚果和海藻。偶尔她也会吃一点蛋糕这样的甜品,但绝对不喝咖啡,并拒绝糖、肉、奶制品、茄子和任何辛辣调味品。她认为这种以蔬菜、谷物和鱼为主的进食方式,能够帮助她维持身心的内在平衡,在她看来,每餐都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丰富纤维素的加入,对保持身材的意义,不亚于每天慢跑一小时和举哑铃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