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谢恩后,起身,正襟危坐,道:“圣上,今冬偏暖,汴水很难结冻,这对守卫汴京相当有利,只要五万大军,横在南岸,多备强弓硬弩、弩车、投石机,微臣敢以项上人头保证,不叫一个女直蛮夷渡过汴水。”
“五万大军,横在南岸,汴京谁来防守?禁军已不堪用,朕的一万御林军,守皇城都不够啊。”柴熙瑞的脸拉下来,觉得王斗没把他的安危当回事儿。
“圣上,只要女直无法渡河,汴京就绝对安全。”
王斗试图说服柴熙瑞,柴熙瑞摇头摆手,道:“汴水千里,你区区五万兵,哪能处处设防,给朕守好汴京即可,待勤王之师云集,女直自会退去。”
“圣上,汴水千里,然而适合大军展开渡河之处,仅仅两百里,上游更是崇山峻岭,地势险峻,女直蛮夷全是骑兵,不可能绕道上游,所以,微臣绝对能盯死女直蛮夷,不出半点纰漏。”
王斗说到最后,又跪在地上。
“这……事关重大……明天朝议朕再定夺,王卿若无其他事,就退下吧。”柴熙瑞冷着脸下了逐客令。
王斗只好告退。
朝议……那帮胆小的文臣必然激烈反对他的提议,到时候圣上多半会顺水推舟,王斗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延福宫。
……………………
腊月初九,王斗列阵于南岸阻敌渡河的防守策略,被以刘文泰为首的文官激烈反对,柴熙瑞趁机下旨:五万西军死守城池,不得出战,违者斩。
腊月初十一,女直大军开始渡河,没受到一兵一卒阻挠,前锋三万人顺利渡河,仅仅因木筏平稳性差淹死数十人。
腊月十五,除了小王子兀图所部五万人负责在北岸接应,其余二十五万兵马,以及上万民夫、大量辎重粮草,全部渡过汴水。
腊月十七,女直大军合围汴京,而柴熙瑞和一众文官等待的百万勤王之师,仍无影无踪。
要知道勤王令已发出一个多月。
武林豪杰、江湖义士、民间团练蜂拥而至的壮观景象,也一去不复返,困守孤城之中的柴熙瑞终于明白……人心尽失。
这位骄傲的皇帝陛下,彻底慌了,由于接连北伐、保卫汴京、议和,掏空国库,他便要求文武百官捐银,犒赏守城的西军。
{}无弹窗第八百二十八章人心尽失
汴水北岸。
女直大军的连营,沿着河岸延伸,仿佛没有尽头,旌旗招展,鼓声号角声此起彼伏,烘托出一股肃杀气息。
立马于南岸的西军副总管王斗,面无表情观望着,戎马一生,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定力,不等于心中不慌。
女直大军,号称六十万,实际上是由二十万女直铁骑和十万奚夷降兵组成,还有一路劫掠的数万民夫。
虽然六十万是虚数,水分占了一半,但轻松碾压大周,一点没问题都没,除非遇上沈家军,而且沈家军得扩军到至少三万。
三个月前,沈家军不过五千人,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沈浩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练出三万强军。
在这个时代,练一支强军最少三年,王斗以此衡量沈浩的能耐,并非小瞧沈浩,是从实际情况考虑的。
可眼下,即便那五千沈家军,也已被当今圣上逼反。
心烦意乱的王斗忍不住叹口气,上次汴京保卫战后,他大哥王沁又从西军抽调两万老兵,补充给他。
防守西贼的兵力,如今只剩六万,没法再抽调。
他手中这五万人,听起来不少,然而对手是女直蛮夷,再者,禁军崩坏后,汴京内外防守,全靠这五万人。
他压力山大。
“叔父,这一仗不好打啊。”王元看着对岸的女直连营,神色有点不自然,多半是害怕了。
“不好打,也得打,我得马上回城,说服圣上,全军列阵于南岸,与宗望宗翰对峙,这样他们就不敢轻易渡过汴水。”王斗说着话显露百战名将该有的霸气与魄力,汴水上的船,近两个月,全被他集中到南岸这边。
女直蛮夷无船可用,只能打造木筏,木筏稳定性差,一只木筏,站不了几人几马,百丈宽的汴水,便成为最有利于大周的战场。
利用好了,或许能挡住女直三十万大军。
王斗想罢,勒马调头,狂奔向汴京,数十战将、数百骑兵护卫紧随王斗,带起滚滚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