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拿什么一刀两断。
李长歌接着说道:“小师妹,就是我的刀。”
“我不会回去,所以她也不会。银城对你来说,少了两人而已,算不了什么。”他淡淡说道:“断了,就断了吧。”
风雪银城,撞在了刀上。
一刀,两断。
李长歌没有催动剑气,去行最后的杀伐。
剑宗明看着他收剑之后静静站在原地。
大光明宫主语调木然念了一句:“杀人不尽,祸根无穷。”
李长歌似乎听到了这句话,却只是摇了摇头。
他抬起头来,望向天空。
剑气汪洋冲刷荒域大地,苍穹之上,有阴云攒动,缓缓密集,阴沉的可怕,似乎随时都可能闪出雷蟒,将整片仙岛吞入腹中。
李长歌破开九品,造就了如此骇人的一副场面。
这位剑仙胚子的破境,居然引动了天劫。
的确,单单他散开的元气浩瀚程度,便足以令世人震惊,这样的程度破境,势必会引动一场惊世骇俗的雷劫降世。
但真正引动雷劫的,是这位杀胚曾经在西域造下的杀孽。
只是他如今已经散尽了修为,废去了剑骨,又该如何渡劫?
天地大,一人小。
剑气光柱不散,所有人都进不来。
李长歌捂住嘴唇,微微咳嗽,缓缓拎起“因果”,望向天空。
风雪已经飘零,替代而至的,是铺天盖地的狂风骤雨。
这位银城大弟子望向天空,有些微惘。
冰冷的雨珠砸在脸上。
半生飘摇,半生孤苦。
半生凄凉,半生无助。
这场雷劫前的大雨,砸向仙岛,之前倾斜而出的丰盈元气在地面上流转,元气的主人,却没有丝毫想要收回的念头。
李长歌身上没有丝毫元气。
他就这么一个人。
站在天地中央。
抬起头来,大雨扑面。
雷光隐约,照耀那张迷惘而病态的面庞。
没了修为的一个人,该如何对抗天劫?
即便是有了天大修为的人,在雷劫面前,都显得卑微而渺小,脆弱而不堪一击,多少大修行者,死在了天劫之下,最终尸骸都被劈成飞灰?
李长歌此刻在想,死在天劫下,似乎正是他应得的结局。
八尺山上,他造下了太多杀孽。
北原寒酒镇时候,他与东君喝了一席茶。
他说:“杀孽在身,命由天收。”
东君说:“只要你握住手中剑,天也收不了你的命。”
李长歌抬起头来,抿了抿嘴唇。
藏剑山头,还有一个人在等他回来。
雷光绵延,如龙如蟒,气势磅礴,不可阻挡,即将降临。
现在剑骨没了。
握住手中的剑,还有用吗?
(ps:今天状态不好,接下来的章节需要很好的状态,所以只有一更,大家别等啦,晚安)
李长歌轻轻念道:“为什么我要一刀两断?”
就像棋圣说的那样。
大善,绝不是愚善。
而一味的心慈手软,只会让自己失去小师妹。
银城难断,需要一柄真正锋利的刀。
那么大夏龙雀,这柄刀,够不够锋利?
这样的一把刀,足以斩断李长歌心底残留的所有动摇,还有最后的一丝不够果决。
风雪骤停,李长歌轻声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呐。”
他眸子里的大火在燃烧。
若水寨的那场大火,在他眼中熊熊而起,此刻烧去了李长歌骨子里最纯挚的悲悯,让他拎起了剑。
他的头顶,是被“因果”斩断的弦果,这份弦果一直栓连着小师妹,若是迟上片刻,小师妹就会被带回银城,重新沦为质子。
他的身前,身后,都已经没有了退路。
只有拎剑,然后举剑。
一样物事,撞在刀尖上,断成了两截,能怪谁呢?
“是你逼的啊,师父。”
这是李长歌最后一次对她念出师父这两个字。
李长歌单手持剑,高高举起“因果”。
这柄举世无双的仙剑,居然破天荒的没有一丝反抗。
李长歌已失剑骨。
为何他还能举起这柄仙剑?
当一位天生的剑道皇帝,卸去了最后的仁慈与善心,便可真正端坐于刀剑皇座之上,冷眼漠视,俯瞰众生。
失了剑骨,还有剑心。
李长歌再也使不出那一式“卸甲”。
他已经失去了那根,可以让他稳稳坐在天下第一妖孽位置上的剑骨。
可,他依旧是天下剑兵,最梦寐以求的主人。
怀善,却不愚善。
好杀,却不滥杀。
他卸下了那根剑骨,卸下了最大的优势,也卸下了唯一的缺点。
所以他举起了“因果”。
那柄“因果”剑身此刻缓缓震颤,不再局限于三尺范围,逐渐变得修长而富有妖性。无形的剑气波动开来,在剑气光柱之内撞壁之后刹那回弹,犹如水珠一般来回跳跃,剑气如珠,相互交融,之后便不再分离,之后再撞击,便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声势浩大。
不过片刻须臾之间,剑气光柱之内,一片汪洋肆意。
俱是剑气。
风雪银城城主骇然于眼前的滔天剑气,她抬起头来,不敢置信望向自己的“得意大弟子”。
九品之后便是宗师,一步之差,遥隔天堑。
一步一踏天,可见这一步究竟有多难。
而中原不算小殿下在内的五位妖孽,早就有了冲击宗师境界的积蓄和实力,除了叶世三,西妖东君中菩萨,都被剑宗明找上门来,强行拔高境界。
若是水到渠成,便是顶天造化。
所以他们才都不可免俗的来到了南海,赴这场圣会,求一个圆满。
如何得见圆满?
九品境界,将元气蓄满,域意与源意交融,完美融合之后,便算是“小圆满”。
若是将域意和源意停留在完美融合的前一步门槛之上,将元气继续修行,累积,水涨船高,直至再也抑制不住,再将域意源意松开,便可抵达“大圆满”。
小圆满大圆满,一字之差,实则谬之千里。破开九境,所谓的第十境之后,元气质变,若无其他造化,便再也无法自身修行而出,所以九品境界所累积的元气多少,便如一个水池,水池大小,影响之后的成道之路。
银城城主的这具身子,当初修行成为宗师之时,勉强算是修出了一个数丈大小的元气池子。
而东君西妖中菩萨这三位妖孽,至少都已经抵达了小型湖泊的程度,真正比肩了始符年间那些大修行者的惊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