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飞羽流云 弹指杀机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869 字 2024-04-21

元召回答他的是肯定的眼神。

“不错!这个礼物,我本来就是打算用来给匈奴人一个惊喜的哦!不带去草原上亲自试验一下,怎么能知道它们的效果好坏呢?”

这下连崔弘都兴奋起来,原来小侯爷急着来赶制出这么一种利器,是要准备带到北疆草原对付匈奴人的啊!如此说来,自己岂不是也可以有份儿得到一把吗?

卫青与崔弘对视一眼,哈哈一笑,早已急不可耐的每人挑选了一套“九臂连环弩”背在了身后……。

来的时候是三匹马三个人,回去的时候却是一溜车队,这是料事如神的长乐侯也想不到的事啊!元召又回头看了看,暗自苦笑。

素有蜀中第一豪门名称的卓家出手太大方了!豪爽的卓老爷子直接就送给了长乐侯一百名仆从,十车财富。

看着浩浩荡荡的这支队伍,元召当时就有些傻眼。还……还有这样送礼哒!连人带物论车送?

自己在后世见到的那些所谓富豪比起这个简直弱爆了!哎呦,这样重的礼……可怎么收哇?

可是架不住卓家的热情啊!推辞半天,眼看再不收下的话,那卓老头吹胡子瞪眼睛就要恼了。无奈之下,元召只得答应下来。

又添了这么多的人口要照顾,想到这个,元召不禁又有些头大起来。

如果让人知道他现在心里的想法,一定会笑掉大牙的。不过就是些奴婢仆从而已,身为贵族不就是应该让这些人来照顾的吗?怎么……难道身为侯爷还要去照顾他们?

但,元召心里就是这么想的。现代人的思维随着穿越时空的灵魂来到了这个时代,却难以适应这种尊卑的秩序。也许,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如果还能保持那种初心,会去尽量的加以改变吧!但现在,离这种理想还远得很……他也只能做到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尽可能的善待了。

司马相如与卓羽自然也跟着一同回来了。他们往回走的是一条蜀中故道,此时日已西斜,估计一下路程,大概黄昏之前应该可以赶回长乐塬,因此并不着急,一行人谈笑风生,说说笑笑,很是畅快。

但变故就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前方道路上,几棵古木参天的大树突然从两边高坡上倾倒下来,完全堵住了去路。

元召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慌,崔弘和卫青护住了车队,元召一人一马缓缓上前查看。

待烟尘散尽,刀光与火影中,闪现出的是复仇者们那峥嵘的面容……!

“哈!真巧哦,你们……是来给我的新玩具见见血的吗?”浅笑中伴着低低的话语,也不知道有人能不能听的清。

此正是:

古道烟云人独立,

浮生流年暗妖娆。

凝眸弹指飞轻羽,

俾倪天下蹙眉梢!

“九臂连环弩”就是元召给这种新式武器的命名。

这是一种他根据后世三国的“诸葛连弩”和宋代“神臂弩”综合改良而成的弩箭。但比起那两种杀场利器要更加先进厉害的多!因为他在上面添加了一点两千年后的元素。

元召根据以后可能的需要,设计了两种制式,一大一小。大的用于马上作战,滑膛设计了九根箭道,可以九弩依次一一发射,也可以一击九弩同时发出。

而设计小巧的那一种,只用单手就可以激发,却是近距离搏斗和防身的最佳武器。

卓家虽然是冶炼世家,祖上在赵国时也曾锻治过各种兵戈器械,但这么形状独特的军器却从所未见。

等到神情激动的卓逊伏在案上,一点儿一点儿用手指点着问清了各处的构造和用途后,已是心中大震!

“元哥儿……这、这把弓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未等别人说话,在旁边听罢多时的卫青早已忍不住,颤声问道。

“青哥,这种东西不是弓,它应该称之为弩。相比起我们现在的弓箭来,它的威力可是大得多的多。”

“小侯爷,你是说这种弩将来可以用于军阵杀敌吗?”

“是的!只要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做出来的,战场上致胜应该都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先试用成熟,等到以后装备于军中,呵呵,就可以一展他的雄姿了!”

元召对自己设计出的这种弩非常有自信。他记得千年之后的大宋对阵北方草原骑兵取得的仅有几次的胜利,就是依靠了神臂弩的功劳。神臂弩发射出的弩箭可是连金国的铁甲重骑都能穿透的,何况自己又对它进行了大大的改造,用来对付现在只着皮甲的匈奴骑兵嘛,那岂不是小菜一碟!

“小侯爷真神人啊!如此无双利器,如果经由我们卓氏之手首创出来,真是三生有幸!那么,老夫只剩了一个问题,小侯爷把这首创之功交给了我们,于朝廷那边没有什么妨碍吧?”

元召淡淡的笑了,姜还是老的辣!卓老头做事情果然想的稳妥周全。

“老伯放心!这件事我早已经过天子的同意,此次实物制成后将会呈交御览的。而且不久以后的长乐塬上,也将会由你们卓家的一席之地,未来出自卓氏冶炼的国家重器自然会越来越多的!呵呵。”

卓逊闻听此言,心中的情绪已不能用激动来形容了。长乐侯话中之意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是什么?这就是与国家军工挂上钩了呀!

“青蝇附之于鲲鹏尾翼,可达北海”!

看来自己是押对宝了啊!卓家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豪门啊。富贵富贵,只富不贵又如何能行!为子孙后代打开通向仕途大门的钥匙就在手边,怎么能不牢牢抓住呢?

卓逊离席,整了整衣袍,以卓氏家主的身份正式向长乐侯拜谢,卓羽及几个管家主事跟随在后,这次就连司马相如也站起来向元召郑重的作了一揖。

元召连忙逊谢,这古代人哪儿都好,就是礼节太多了不好,整天拜来拜去的,弄得他很不习惯。

当下皆大欢喜,关系更近了一层。卓逊立即吩咐下去,集中挑选最精良的冶炼师傅来做这件事,一定要拿出最高的水平来,按照长乐侯的吩咐做到完美。

要说这百年冶炼世家的名头真不是凭空得来的,虽然那些古老的冶炼设备和炉具在元召眼里算不得什么,但在这几个勘称是大师水平的冶炼匠人手中,却能产生出任何工艺考究,制作精良的器械。

元召对真正有才能的人都是十分尊敬的,从来不会因为对方职业的高低而有所懈怠。这让几位冶炼师傅十分感动,每一个零件一板一眼,都按照旁边这位小侯爷的吩咐,严格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