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漠北大捷……汉军大胜!匈奴授首!……!”
从守城的士兵开始,听到消息的人有越来越多的追随在后,奔跑呼喊,齐声祝贺!一时之间,山河轰动,渭水震响,长安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居高临下看明白这一切的公孙弘,禁不住仰面朝天以手抚额,长长叹息!
“老夫真是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够看到这等的局面……匈奴人的灭亡,正当时也!如此以来,一切的麻烦事,似乎都可以有更稳妥解决的可能了……元侯,你、你可真是天佑之人呐!”
迎风而立的年轻侯爷,站在高处,衣衫飘飞。脸上的神情,却似乎并没有因为大捷的消息而变的失态。无数的人仰望着他,似乎他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希望所在。也就是在这一刻,丞相公孙弘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匈奴人的失败,让大汉朝终于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未来的局面,真是值得期待呀!元侯,你身负重望责任在肩,今后的一言一行,都为天下人所瞩目,不为己身,也要为了苍生着想。所以,切勿再像从前一样,轻易以身犯险。匹夫之勇,为贤者大忌,此不可不慎啊!……老夫别无相赠,就此一言而已!”
元召转过身来,执手为礼,真诚答谢公孙弘的拳拳之意。
“既然如此,丞相就无需顾虑太多了。未来的局面,还需要你支撑起朝堂大局呢!”
“元侯,你错了!大汉王朝的盛世,必将不同于任何时代。这其中的波澜壮阔,需要的掌舵者,亦非国之栋梁之才不可胜任,而这个人,放眼天下……元召,又舍你其谁呢!”
“丞相……!”
“不要再说啦!元侯,老夫知道,你心中早已经有一副锦绣蓝图想要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去描绘。你一定要记住,时机到来,不可谦退半步!这是你的责任,更是你的历史使命。老夫自当退避让贤,让你去好好的尽情实现心中所想!希望在老夫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天之前,能够亲眼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汉帝国……元侯,你可不能让我失望啊!”
公孙弘平静的看着元召的眼睛,一言一语,皆是出自肺腑。这对于他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即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从来没有如此过。老臣汲黯曾经经讽刺他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老家伙,不是没有道理的。
见元召还要说些什么,公孙弘却摆了摆手,示意自己都明白,不必相劝。然后他捋了捋须髯,微微眯起眼睛,看着那报捷的红翎信使逐渐消失在去往未央宫的方向。最后对元召说了一句话。
“老夫会在离开之前,把一切麻烦都解决掉的……元召,你要做一个圣贤!不能留下一丝的污点和骂名啊……。”
丞相公孙弘如果不走仕途,专心于研究学问的话,此人的名望之高,恐怕不会弱于儒学宗师董仲舒。只是很可惜,他终究没有抵挡住世间名利的诱惑,放弃了一半信念的追寻,用另一半来换得红尘富贵。
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每当昧心自问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身为三公,位极人臣,这份荣华看上去耀眼无比。但谁又知道,陪伴在君王身侧的那种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呢?尤其是当今天子这种权力欲极其强大的人,对待得力臣子,在信任重用的同时,要求也格外的严格,不经意间动辄得咎,往往是寻常之事。
在公孙弘担任丞相之前,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已经换了七八位,而且,不是被杀就是被黜,下场难料,能够得到善终者并不多。
也只有真正的坐在这个位子上之后,冷眼看明白这种情况的公孙弘才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也许是错了。只不过,悔之晚矣!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想去怎样的辅佐君王建立功业,而是如何顺利安全的脱身,从此归于田园优游林下。
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功绩的取得,皇帝陛下对待臣子们更加严厉苛责。公孙弘时刻担心,不一定哪一天,因为某件微不足道之事,就会栽下马来了。即便他以圆滑的心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背黑锅”,但还是悲哀的发现,早晚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也将会像许多前任一样,成为皇帝在某件政策失误上的替罪羊。
不得不说,这一次含元殿之变,公孙弘只所以一改往日明哲保身的态度,选择了挺身而出,并且联合元召掀起席卷整个朝堂的波澜,除了受老友主父偃的激励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胸中的郁闷之气已经堆垒了太久太久了。
长安午后,秋日草木姹紫嫣红,好像都想着赶在冬季朔风来临之前,释放出最后的光华。少年时曾经在北海放过猪的这位当朝丞相,收回目光,不动声色地饮完掌中茶,然后对坐在当面的元召淡淡的笑了起来。
“元侯总是能随口说出激励人心的话,真不知道,你如此年纪是从何而来的这些感悟。呵呵,令人佩服啊!”
“丞相不必过谦。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公孙丞相的学问和心志,非常人可及。如果好好想一想,你的这一生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了。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史书上,必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召带着笑意,语气真诚。秋日的阳光透过珠帘洒在他的脸上,似乎染了一层丰沛之气,无形之中就会令人觉得强大、自信、从容。
听到他这样说,公孙弘脸上的笑意更浓,在他内心深处,虽然素来自视甚高,很少有能让他看得上的人物。但对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一向无比重视,听到元召的赞誉之言,自然是心情极为愉悦。
“元侯此话,真的是过誉了!老夫所做的区区小事和元侯比起来,那是远远不及的。这些年你所做的一切,有目共睹,老夫这绝非是敷衍之语,而是世间人的共识啊……!”
公孙弘有些感慨,他的眼光毒辣,见事极明。元召不仅能做事,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能够很好的把握分寸,与之交往之间,令人倾心。这样的人物,确实是世间罕有。
“好了、好了……这里没有外人,我们两个就不要互相吹捧了吧?哈哈!只不过,公孙丞相难道真的就对现在所达到的高度已经很满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