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獠牙狰狞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248 字 2024-04-21

比起这两个人的深沉不露,那位最近窜升起来的皇帝红人苏文,则是神情踊跃,一副忠心赤胆的模样。

所谓的黄门侍郎,并不是朝廷的定职,而是皇帝特设的内廷加官。这位任性的君王,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以这种形式来任用宠信之人,不断加强手中的权力,用来限制朝廷大臣们的。

“陛下,您的龙体既然已经逐渐康复,倒不如赶快亲自当朝理政吧。太子殿下近来多事……如果因此耽误了天下大政,恐怕会得不偿失啊!臣等私下里谈论起来,为此深深忧虑不已。望陛下明鉴!”

苏文很年轻,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之士。只不过,他却有一颗热切的心,渴望着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干成为真正的朝堂大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听到他率先提出这样的提议,别的几个人自然也不能落后,纷纷表态,表达对皇帝陛下重新掌握朝政的赞同之意。

以一种悠闲的姿态斜倚在锦绣榻上的皇帝,听着这几个宠臣的忠心,一丝无人察觉的苦笑掠过眼角。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并非是不想马上收回权力,展开雷霆风暴式的打击,把一切不臣之心灰飞烟灭。然而,他当前身体状况是不允许的。

在许多暗夜里,他的内心是焦灼的。这具身体,辜负了他不灭的雄心!虽然他有绝对的自信,如果自己下定决心,明确地发出旨意,命令诛灭那些有悖逆意思的人,相信一定会势如破竹无可抵御的。

但他不想那样做。大汉帝国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如果万一事有不谐,发生大规模的对抗和流血局面,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更何况,他并不认为那些年轻人有和自己掰手腕的本事。凭借现在他已经布置好的棋子,已经足以轻易的胜局。

“太子这个位置上的人……早晚会继承这个帝国的。朕不能把什么事都抓在手中不放啊。一些必须得考验,总是要面对。朕会继续在背后看着的!而你们,也不要辜负朕的信任,好好的当好朕的耳目,有什么事要及时来报知。在这一点上,江充就做的很好嘛!呵呵!”

皇帝说到最后,带着夸奖的语气轻轻笑了起来。严助等人连忙点头称是。而恭敬逊谢的绣衣卫指挥使则眼中精光一闪,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所说“太子这个位置”这几个字时口气的不同。

“陛下,卑职还有另外的事,想要单独陈奏……!”

开弓不留回头箭。既然已经开始,对准目标,那就不死不休吧!

身在长安城中的人,谁能想得到,有时生与死的序幕,波澜壮阔的大剧,也许只是从一件表面上看起来无关大局的小事开始的呢?!

接连受到数次打击的太子刘琚,虽然自幼聪颖,勤学好问。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大批学识渊博之士。然而,人心的深浅,可不是只凭着努力学习就能窥测到的。

太子此刻怒意勃发的脸上带着想摧毁一切的神色。回忆想起不久之前那个已经跟随他好几年的驭者望向他的求救眼神,便感觉到了深深的愧疚。

现在他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坚持。性情宽厚的驭者对他非常忠心,已经为他驾驶了好几年的马车。那个人的家中还有老母幼子,在闲暇时,待人和蔼的太子也曾经听他说起过家里的一切,可以听的出,那口气中是满满的平淡与知足。

以往听说过的一些世间残酷事,虽然也曾经在太子的心中激起过一些不同的感受。但却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般,给了他无以言说的刺痛。

一条鲜活的生命,只不过在转身之间,就如同蝼蚁一般消失在这个世界。那种无助与慌恐的感同身受,恐怕要很久很久留存在他的心中,挥之难去。

如果说两个时辰之前发生的绣衣卫杀人事件,令他悲愤异常的话。那么随后不久来自皇帝派人传达的严厉训斥,就更加让他的心情坠入寒冰。

毫无疑问,绣衣卫在杀人之后,马上就把这件事的始末去禀报给了皇帝知道。那位绣衣卫指挥使江充,现在就有这样巨大的权力。而他具体是以怎样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叙事方式去告知的皇帝,外人不得而知。

而未央宫内外所知道的结果就是,太子在皇太后国丧期间,纵容驭者冲撞舆道,违反宫中规矩,可以说是行为极不严谨。虽然还到不了失德的程度,却已经在他身上增加了许多污点。

秋天还没有过完,但雪上加霜的感觉,已经沉沉的覆盖在了东宫每个人的心头。皇帝陛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反应,对太子加以斥责,可以说是最近以来极其罕见的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从大宗正刘不识开始率先在朝堂发难,然后是绣衣卫的刻意针对,以及已经出现在宗室之中的许多不同声音……联想到这一系列事关太子的事件不断发生,就算是东宫的属官们再没有治政敏感性,也知道这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了。

连日的阴沉,使长安城的上空充满了厚重的压抑。乌云翻滚,连绵不绝。但愿不要再降下大雨啊……这是许多人的虔诚祈祷。

思绪杂乱的太子,对于属官们乱糟糟的议论和建议一点儿都没有听进去。看着那些惊慌失措的表情,他感觉到心情更乱。索性独自走到楼台高处,望着莫测高远的苍穹深处,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