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名重当时

汉血丹心 流年书柬 3338 字 2024-04-21

“李陵,你要记住,穿上这身盔甲,从此之后,就代表着你正式成为了我大汉将士中的一员……你的未来,要为天下而战,为守护的家园而战!虽九死百折,也不回头一顾……如此,才能不辜负你先辈的义烈和我的期望!”

想起师父元召郑重的神情和话里的重量,李陵格外爱惜的抚摸着每一片精工打造的甲叶子,然后握了握拳头。

“我一定行的!小浚,真希望你也能够去求师父答应从军入伍。那样的话,将来我们就可以并肩作战了。那时的战场上,无论面对的敌人是谁,也一定是我们的天下!哈哈!”

陆浚却微笑着摇了摇头。他倚在车厢的窗口,看着这逶迤而过的北国大地,如此壮美河山,自然需要英勇善战的大汉男儿来以热血捍卫。只不过,他的志向却不在此。

“我的这条命是师父给的,在很久之前就已经立下过誓言,当毕生追随在他左右,不管他想要做什么,刀山火海,只尽力做一个马前卒就足够了……小陵,其他的非我所想。”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默契于心。经此一劫,他们都成熟了许多,终于真正的明白师父元召所面临的前途凶险,千仞万难!

在听到李陵说季迦就在后面的另一辆马车上养伤后,陆浚终于放下心来。稍微沉默片刻,还是问出了很想问的问题。

“那个赵王……后来怎么样了?”

“就知道你会问呢!小浚,我告诉你,你受伤后昏迷可真是错过了一个大场面啊!不过这也没关系,既然一路上没事,待我慢慢的讲给你听吧……那一天,赵王被师父抓住。随后彻底搜查赵王,他的几处秘密据点也被全部捣毁……在罪证确凿之下,皇帝明诏天下,公布其罪孽。又三天之后,把那个老家伙和他的党羽们在邯郸城南门外广场公开处斩……!”

陆浚吃了一惊。古往今来,这些皇室亲王就算是犯了再大的罪,结局也只不过是天牢赐死或者是秘密诛杀。而像这样在大厅广众之下公布罪状当众处决的,极其罕见。他不用多想,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是师父元召的极力坚持,所以皇帝才不得不如此。

“小陵,我们何其有幸,能够追随在师父这样的人物身边……他才是这世间最勇敢的人啊!”

“那是当然!赵王被砍头那一天,满城激愤,哭声不绝。历年来受害的那些人家,无论老幼,皆拦路遮道望师父背影而当街跪拜不起……不要说别人感佩不已,就算是我们这些跟随身边的人,也感到与有荣焉!”

听着李陵的慷慨诉说,陆浚虽然没有亲见,闭上眼睛也可以想象当时场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当权者空喊了千百年,可是真正落到实处,元召是第一人!

“师父的良苦用心,但愿能够让世人觉醒……!”

少年热切目光紧紧追随那个光芒万丈的身影。前方威武雄壮,回雁峰前,城门开。

马蹄山中的陆浚和季迦并没有死。他们一路拼杀后在山洞深处占据一处最险要地点,直到坚持到了救兵的来临。

在丞相元召所传达的皇帝召令之下,所有的郡县府衙官吏都被召集起来,紧急出动,会同早些时候奉大将军卫青命令整军待发的城外驻军,一起包围了马蹄山。

在这样的威势之下,隶属于赵王的少部分军队并没有做太激烈的抵抗。不久之后,便纷纷缴械投降,让出了守卫的山口险隘。反而是藏身在山中几处秘密据点的赵王府暗中势力,知道大事不妙之后,采取了负隅顽抗拼死到底的态度,企图凭借自己的武力逃得一线生机。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死得惨不堪言。重兵包围之下,想要逃出去势比登天。而且更令他们绝望的是,亲自来到马蹄山的元召下了绝杀令。凡是在此山中的赵王府死士,一律格杀勿论,不必再行请示。

武功再高又怎么样呢?想要凭着血肉之躯和披甲之士手中的长刀劲弩对抗,无一例外,不是被斩成了十七八块就是被乱箭攒射成了刺猬。

铁蹄践踏,血染荒草,满山遍野的逃亡和追捕,就此展开。

陆浚和季迦虽然没有死,但伤的也不轻。每个人身上乱七八糟的刀剑伤也有好几处。如果不是固守住眼前这处只容一人可通身而过的狭窄石壁,早被外面那个领人追杀的卓一刀砍死了。

两个人都有些流血过多,虽然极力支撑,但其实心中已经在渐渐地失望。在重重围杀之下,李陵还不知道能不能杀出去报信,如果三个人都注定要死在这山中,那么赵王的罪恶就会仍然继续下去,世间又不知会添多少冤魂。

“小浚,你后不后悔?如果我们不去多管闲事,也许就不会死的。”

“我从来不会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季迦,你呢?”

“我……当然更不会的啊!虽然长安的酒很好喝,那里的姑娘更漂亮,但死在这里,也不错。哈哈!”

“我本来就是贫寒出身,看不得这些恶事。却不该拽着你和李陵来此……抱歉!”

“说什么呢小浚!在生死面前没有出身高低。更何况,我们三个人能够一起患难,又能够结伴而死,想必在黄泉路上也会开心的很吧?”

“呵呵!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同生共死,果然很开心……只是可惜,再也不能跟随师父身边,听从他的教诲了……。”

说到这里,两个人神色都黯然下来。下一刻,外面杀声骤起,山谷间远近呼应,两个少年同时心中一震,惊喜的抬起头来,因为,他们听到了有熟悉的声音在大声呼喊他们的名字。

李陵挥舞着手中染血的长剑,连身上这身破烂的衣衫都没有时间换,他的眼中充血,径直杀向前方时,不断的焦急呼喊着陆浚两个人的名字。他希望他们还活着。

在这处洞角围攻两个少年的几百死士们,是最后察觉到援兵到来的人。他们很倒霉,连最后逃跑的机会都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