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第826章 前尘

虽然他姐姐是个仙人,但在段澄的心中,并不认为,仙家法术无可替代,仙法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们这些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段澄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并非段喜那种浅薄的认知,而是受段嫣偶尔下山回家的言传身教。

段嫣向段澄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修真者的世界,没有话本中那么光怪陆离,反而有点无趣,所谓的“仙人”为了追求长生,生活无聊乏味,道德品质也没有那么高,在他们凡人中,杀人偿命,在“仙人”的世界,杀人是“被杀的人该死,谁让他太弱”。

因为段嫣的种种说法,段澄对修真界实在是提不起多少敬爱,只觉得自己姐姐在这种地方,还能“出淤泥而不染”,十分了不起。

要他对别的“仙人”,有什么敬重的心思,怕是万万不能了。

不知不觉,段家姐弟三人,在“仙人”的问题上,倒是达成共识。

那位京城指派来的官员,和段澄也有些许同师情谊,此人原本也是安平县人,求学的时候,拜得和段澄同一个夫子。

二人虽然年龄相差甚远,却是同门师兄弟的关系。

出于“同门”的情分,这位京官大着胆子对段澄说:

“你姐姐不是大名鼎鼎的‘折花仙子’么,你已经有了这么厉害的亲戚了,为什么还求助朝廷,你求助朝廷,广招幕僚和饱学之士,还不如求助神-教来得快。”

交代完这番话,这位京官又从永安县待了一段时间,协助段澄妥善的安排了受灾农户的一系列事宜,放回京述职。

京官走之后,再次交代段澄,尽早给“折花仙子”写信,殊不知段澄压根不知道自己长姐在什么地方!

方外之人云游四海,他那位姐姐,自他出生至今,见过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他若一封信就能召唤过来,如何耽误至今?

没想到,就在段澄抓耳挠腮想着如何寻找段嫣时,段嫣来了。

{}无弹窗“姐姐,此事说来话长——”

跪在地上的段澄,强忍着心里的悲痛,慢慢说道……

大约半年前,休沐日的一天,段澄到茶馆喝茶,顺带体察民情,听到隔壁有人讨论,永安县管辖范围内的某个村子,有一村民地里的庄稼一夜之间化成了一片灰烬,主人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永安县乃江南鱼米之地,除非天灾,一般来说,有此遭遇皆属人祸,众人皆言,或许是这户人家,平时惹了什么心胸狭窄的人物,伺机报复,在晚上无人的时候,一把火烧了他的庄稼地。

茶馆中,旁人说起此事,纷纷感慨,做人平时还要谦逊,切莫过于张扬,引来嫉恨,招上麻烦,同时也谴责了那个心胸狭窄的人。

段澄初听这件事,也觉得是人为,回去的路上细细一想,便觉得有些不对劲,说说是趁夜顺风烧地,如何不牵连别户,时下的庄稼,一片连着一片,若是人为焚烧,一烧应该是一大片,旁边的人又是如何避免的。

而且如此大面积的火,又是如何做到毫无声息的犯案,要知道火光那么大,总能惊起一些人,这户人家在村里里的人缘要有多差,才能让整个一个村子的人,袖手旁观,任大火烧了整片田地。

而且这是江南,地里种的都是水稻,既然有水,又如何烧得干干净净?

此事莫不是有古怪?

段澄思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只能派人到那个村子了解情况,结果还不等此事调查出个结果,这个村子,又有一户人家的地被焚烧了,与上一户人家一样,也是烧得干干净净,干脆利落,没有牵连旁户,连地里的水都烧的干干净净,没有半点痕迹。

这个时代没有保险一说,除非是天灾,若是人祸,调查不出元凶,这就是一桩悬案,老百姓也只能自认倒霉。

自己管辖范围,接二连三发生这么蹊跷的事情,段澄决定俩事归一,立案调查,结果,还不等他调查出个眉目,在另一个村子,同样的蹊跷事再一次上演。

与此同时,永安县的噩梦也就此到来。

很快,大家发现,怪火焚烧过的稻田,原本肥沃的土壤,变成了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

不仅如此,这怪火不仅仅焚烧老百姓的田地,还和四周的山林干上了,不断有猎户发现,山上的森林一片片的神奇消失,山上的野兽四处逃窜,跑到山下的村子里伤人,一时间人心涣散。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