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宋朝时,现今的邛水一带,就有了邛水县,隶属于思州。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曾把邛水县改为安定县,意思就是希望地方安定。
但没过几年,安定县又改回了邛水县,并在附近设置了七个长官司,分别为晓隘、泸洞、赤溪、秃罗、大小田、得民洞、卑带洞。这位杨家子弟的后代,就是得民洞长官司的长官。
几十年后,邛水杨家势力遍及七个长官司,除了突罗长官司的长官之外,其他六个长官司的长官,都由杨家的族人担任。
明初之时,大概是洪武五年,距今约有七十六年,朝廷出于形势需要,废除了邛水县和七个长官司,以其地设置了五个长官司,分别为团罗、德明、晓隘、陡带、邛水。
团罗也就是秃罗。
陡带就是卑带洞和大小田。
德明就是得民洞,不过范围有所扩大。
晓隘是由晓隘、泸洞、赤溪合并而成。
至于邛水,相当于邛水县地。
五个长官司之中,势力最大的要数邛水,地域最广的是晓隘,德明属于邛水杨家嫡系。
而团罗呢,早在元朝时期,就一直由从江西来的王姓人统领。
至于陡带,原先是由杨家的族人担任长官,但是朝廷合并了卑带洞和大小田以后,就以一位名叫袁静山的平蛮将军做了陡带的首任长官,其子袁庆后来承袭长官之职。
二十年后,太祖皇帝眼见五大土司为了争夺土地,互相攻击,百姓为此深受其苦,同时为了加强朝廷在其地的权威,便将五土司合并为一土司,全称叫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也就是邛水土司。
不过实际上,邛水不止十五洞,至少有二十一洞。
邛水土司第一任正长官叫杨光荣,原先是德明长官司的长官,而第一任副长官,就是袁静山的兄弟,袁庆之叔,名叫袁诚。
这么一来,邛水土司就以杨家为首,袁家为辅,王家为后,一起统领整个邛水地区。”
王奇怪笑一声,说道:“杨辉的年纪是不大,但据我所知,他的父亲杨纲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近年来老想把土司之位传给他,如果不是他以剑法未到大成之境为由拒绝,早在一年前他就可以袭任播州宣慰使了。
况且播州杨家有钱有势,青城派掌门当年收杨辉为徒的时候,杨家便送了青城派一份大礼,据说价值数万黄金。
青城派掌门为了还礼,第二年便召集了青城派的七位宿老,联手运功为杨辉施展一种青城派的独门之术,为杨辉打下了坚实根基。此后每隔一年,青城派掌门都会赐一颗青玄丹给杨辉。
那青玄丹是青城派至宝,名列青城三丹之首,别说普通弟子,即便是派中护法,也未必能得到一枚。
杨辉前后一共吃了七颗青玄丹,内力之深,少说也有三十年,如果再加上他自己的修炼,就算没有五十年内力,至少也有四十年。
青城剑法享誉武林数百年,曾经有一段时间还被尊为天下第一,杨辉虽然不能修炼青城派的至高剑法,但是青城派掌门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传授他青城剑术。
三年前,杨辉将青城派的六种剑术都学会了,青城派掌门便破例把青城派第二大剑法传授给他。
他说的剑法未到大成之境,就是指他在这门剑法上的造诣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这门剑法始于两百多年前的一位青城派高手,后世之人,能修炼到融会贯通境界的固然不少,但多数都花了二三十年光阴。
青城派掌门共有四位弟子,大弟子资质最高,当年修炼这门剑法的时候,也花了四年多时间。
至于其他两位弟子,却是花了七八年。
整个青城派之中,要说悟性在杨辉之上的,怕是只有一人。”
方笑武问道:“此人是谁?”
王奇道:“此人就是青城派掌门大弟子的徒弟,名叫韩随。”
“这个韩随有多大年纪?”
“二十三四岁。”
“他的年纪比杨辉大,但杨辉是他的师叔,他会不高兴么?”
“没有人知道他高不高兴,因为见过他的人很少,就连杨辉,也只见过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