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道珍重之后,众弟子出了山门,分道扬镳。
对于道门中年纪最小的这位师弟,众师兄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带着他。
谁都知道,多带一张嘴,就多一个累赘。
在那个大灾之年,能养活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带上一个孩子,谁都活不下去。
就这样,年轻道人只能眼巴巴、泪汪汪地看着众师兄一个一个地离开他。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那时候的年轻道人虽然年纪小,但也已经懂事。
从那时起,父母早亡的他便明白了一个道理。
八个字,人心不古,世态炎凉。
观里香火好的时候,他的那些师兄们每一个对他都很好,师弟长师弟短的。
如今大灾之年,这些个师兄们便把他当成了累赘,避之唯恐不及。
小小年纪的他过早体悟到了人情冷暖。
他只留下了两个馒头,将剩下的一个馒头、一张饼子摆放在了老掌教坟前。
那把山枣,他供奉在了祖师大殿的供桌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对着老掌教的坟墓和祖师大殿重重叩了几个头,然后关闭山门,含泪下山了。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加入了灾民逃荒的队伍。
虽然他年纪小,却已经是一位道门出家人。
每当队伍里有人病亡,他都会从包袱里取出他那身破旧不堪的道冠,补丁摞补丁的道袍,将其穿戴好,为亡者诵经超度。
时间一长,灾民们都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瘦小的小道童。
只要有一点吃的,大家都会分给他一点。
或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他的精纯道心打动了上界。
在他逃荒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异人。
这位异人是一个老者。
从外表来看,这老者和其他逃荒的人没什么不同,都是衣衫褴褛,都是蓬头垢面。
老者年纪大了,身患重疾,身边无人照顾,年轻道人便一路照顾,不离不弃。
这一日,老者将年轻道人叫到一处无人之地,告诉他自己大限已到,该和他说道别了。
这一路之上一直蒙他照顾,没有什么好报答的,如今即将永别,特以一物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