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长安风波起

奋斗在盛唐 牛凳 5315 字 9个月前

这时,一名老臣也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冷笑道:“索大人,你说清源崔氏出自清河崔氏旁支,可有考证?你说他祖上曾在前隋为官,且为五品大理寺正,可有凭证?目前而言,都是你一家之言罢了!”

索元礼一见,竟然是苏良嗣这老家伙。的确,他也拿不出真凭实据来,其实他刚才就是想为了向武后讪媚,恶心恶心一下这些李唐老臣罢了。

现在被苏良嗣这么一反问,轮到他哑口无言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悻悻然地退了下来,看了眼武后。

武后见状,暗骂一声没用的废物,不过她见着封赏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之事已经被转了话题,也就懒得再继续让那群老臣重回那件事上与自己纠缠不休。随即她摆了摆手,道:“好了,这清源崔氏是何出身,就不要去考究了。但是,有功必赏,这是必然的。通知泉州府的官员,有功便要赏,莫要冷了这献酒之人的一片热血忠心才是!至于如何赏赐,由他们自己作主便是!哀家今天也累一天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总不能都要哀家来决断吧?”

说罢,便有些不痛快地站了起身,悻然离去,留下满朝各怀心思的臣工。

过来几日后,索元礼和来俊臣两个投机分子琢磨了武后的一番话,最后一合计,决定彻底将那群李唐老臣恶心到底,就为博皇太后一乐!

随即,两人直接交代了即将赴清源县的郭公公,让他带话给泉州府衙的官员:“清源县升为上县的话,不是有县尉的空缺吗?你们是不是考虑一下你们清源县那个献酒有功的崔氏子弟?”

最后,才有了清源县县尉的替补人选,不单单是宋温一人,凭空又多了崔耕一人。

……

……

崔耕了解完事情的始末之后,乐在脸上,不过也苦在心里。看这架势,若是我崔家祖宗积德,我若真成了清源县尉,那我岂不是自动被归入到来俊臣、索元礼这两个酷吏的团伙里了?妈的,这两人貌似可不是什么好人,而且臭名昭著啊!

不过对于清源县尉一职,要说崔耕不动心,那是假的!

他不仅动心,而且是非常非常动心!

若是真能进入仕途步入官场,那可比让他重振崔氏酒坊,哪怕是做天下第一酒坊还要来得扬眉吐气,光耀门楣!

尤其是在大唐盛世,当官真的比当商贾要来得有前途!

想想啊,哪一天我崔二郎也能在长安之中,庙堂之上针砭时政,为民请命,那真是……

想着想着,崔耕心里的那点苦涩荡然无存,一抹掩不住的野望,让他不由自主地扬起了嘴角。

不过一想到花厅之中,无论是胡泽义还是陈子昂,包括宋廉,沈拓,估摸着都是比较倾向于宋温,他的心又沉了下来。

也是啊,来俊臣索元礼两人虽然是有名的酷吏,可他们俩人目前的权力触角哪里能影响得到泉州府的官场啊?就凭他俩一句话,泉州官场的官员怎么可能会给他俩这个面子?

尤其是宋廉这种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官员,压根儿对酷吏起家的来、索二人,是非常不屑瞧不上的。

笃笃笃!

一阵拍门声将他从幻想中惊起,就连端坐着的宋温也跟诈尸般跳了起来,有些失态地大呼:“莫非诸位大人已经商议出人选了?”

这时,一名宋廉的长随走了进来,躬身道:“长史大人有请两位移步花厅!”

果然!

到了宣布人选结果的时候了!

宋温和崔耕两人下意识地对望了一眼,彼此之间,都能看到对方的眼中闪烁着灼热的火光,仿佛都想着要将对方烧死!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罔

{}无弹窗

崔耕将书信仔仔细细,全头全尾地看过之后,方才了解了整桩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日董彦在长安张柬之家中,不仅用木兰春酒成功征服了对方,更是向自己这位老恩师详细地介绍了这酒的主人——崔耕。正所谓品酒识人,尤其是董彦在张柬之面前不吝溢美之词地赞赏崔耕。潜移默化下,张柬之也对素未谋面的清源崔二郎越发产生了好奇。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在被人篡占了家业后还能够静下心来研习古书酿酒经,造出了此等世间罕有的美酒来?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既少不读书,又无名师指点,却能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中,计耍贪吏,谋略群贾?让一款籍籍无名的木兰春酒短时内风靡泉州府?

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出身闽粤南蛮的乡野辟县,却目光如此之深远,竟能想到御酒博名之事?既然家道中落了,又有一款美酒在手,不更应该想着如何去挣银子,好重振家门吗?他却选择得更为卓远些。

好奇!

当真是好奇至极!

张柬之听完董彦的叙述之后,摇头捋须大笑,端得好奇:“没想到老夫离开短短不到一年的光景,小小清源县竟多了这么一位有意思的少年人。”

酒,是人间美酒!

人,是有意思的少年郎。

而这荐酒之人董彦,更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而且此酒若能得了御酒之名,朝廷自然少不得董彦一份功劳,事关他的前程。

于情于理,张柬之都觉得,这个忙一定要帮!

旋即第二日,他便让董彦抱上一坛酒,亲自带他去了宣阳坊,拜会刚刚升任宰相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出了名的爱酒懂酒之人,走南闯北各地为官,中原西域天下美酒,就没有他不曾喝过的美酒。

再加上张柬之在朝中虽为品秩不高的监察御史,却备受狄仁杰看重。所以向狄仁杰荐酒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果不其然,狄仁杰一尝这木兰春酒,便发现此酒乃天下间罕有的美酒。再听到董彦说酒坊主人崔耕愿意向宫中御酒司呈献造酒秘方,供天子专饮升级版的木兰春酒。狄仁杰闻之挑眉,居然还有更上等的木兰春酒?还专供天子独饮?那自然是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

随即,在两天后的朝会上,狄仁杰不仅当着左右群臣的面向皇帝李旦和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武氏举荐了木兰春酒,并亲手奉上了升级版的造酒秘方。如今龙椅上的李旦虽名为皇帝,实际上一切都是他妈武后说了算,加上狄仁杰虽为名臣良相,却实打实的是武后最为看重的大臣。因此,狄仁杰当朝献酒也没受什么阻碍,非常顺利地就让武后、天子李旦,还有朝中诸位臣工都尝到了木兰春酒。

别说,虽然现在朝中派系林立,暗流涌动,但此番狄仁杰献酒却是出奇的顺利。

理由很简单,地方产美酒献进长安,这固然就是一桩好事,而且已经有马屁精在朝堂上大肆吹捧,若不是朝政开明,天下太平,哪里会有百姓愿意给朝廷献酒?若不是天子贤明,皇太后临朝,深得民心,哪里会有百姓愿意献酒?若不是大唐正逢盛世,一介草民哪里能酿出这等世间罕见的美酒来?

有几个跳得最欢的弄臣为了拍武后马屁,已经直呼:“这就是吾皇太后临朝,开明之治下的盛世,方能有此祥瑞啊!”

好家伙,直接将木兰春酒的诞生,夸大到了天降祥瑞!

这让暗中反对武后临朝专权的李唐老臣们差点集体吐血三升。

不过城府极深图谋甚大的武后自然不会拒绝这种马屁,趁此机会还让宫廷大摆宴席,不仅让满朝文武臣工参加宴席,还派人去请来好些在长安早已致仕退休的老臣子,乃至一些闲散在长安中的皇亲国戚都来赴会。越发将此次献酒事件渲染成一次天将祥瑞。至于武后到底有什么心思,少数人还是心中明镜的,包括狄仁杰。区区一款美酒,小小一桩献酒,却在长安闹出如此轩然大波来,这是狄仁杰始料未及的,更是张柬之、董彦等人瞪目结舌的。几人事后都暗暗后悔,居然被武后反过来算计了一把。

在御宴上,武后大赞木兰春酒,不仅将木兰春酒的秘方交付到了御酒司手中,并亲口定下此酒为大唐第九御酒。同时,不失时机地命令他的老儿子,身为皇帝的李旦一定要封赏这些献酒的有功之臣。

狄仁杰本来是正四品正谏大夫,授职户部侍郎。前些日子武后为了让狄仁杰能够进入宰相班子,特意给了他一个“同平章事”的职衔,让他充实资历顺理成章入相。因为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非三品官员,是没有资格入相的。而同平章事这个职衔又有另外一个叫法,即——同三品。意思是说,虽不到三品,但享受同三品待遇。

发明这个啰嗦又拗口头衔之人并非别人,正是在已故的唐太宗李二陛下。

所以,现在狄仁杰虽为宰相班子的一员,实际上品秩是没有达到三品的,只是政治待遇同三品而已。

现在好了,武后对着老儿子皇帝李旦和赴宴的所有臣工讲,狄仁杰此番举荐御酒有功,当赏!直接将她这个心爱的臣子擢升到了三品,即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授职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大光明入相!趁此机会,彻底地堵住了那些反对她的李唐老臣的嘴巴。